57书屋

第686章 两宫归还决策权 (2/3)

据严守懃所知的情况,唐贯的崛起,是从熊本治泸州开始的。
  其从头到尾,就是盯着乞弟打。
  乞弟曾想过招安,就是被此人断绝了招安的念想。
  总之,这就是一个很擅长给人扣帽子,安罪名的官吏。
  整人确实是有一手!
  赵煦听完,点点头,将严守懃推荐的这两个名字记在心中,过些天找王子韶问问看。
  反正,他是铁了心,要吃王珪家的绝户的。
  起码两百万贯的财产呢!
  都够给淮南路免两年两税了!
  必须弄回来,让这些迷路的小可爱,回到封桩库。
  继续看严守懃的报告。
  蜀郡公范镇自致仕后,闭门在家,似乎是在写书?
  赵煦撇撇嘴,对范镇不给他薅羊毛的机会,还是颇有微词的。
  眉县当年买了苏辙田地屋宅的人又把屋宅田地原价卖回给苏家?
  有趣!
  这大宋啊就是这样的。
  在南平军的南川县为知县的王岩叟(前文记错了,被贬的是王岩叟,留下来的是王觌),在当地建了一所县学,开始招收学生……
  嗯,这大概是大宋的那些有着理想抱负的士大夫们,被贬地方后的普遍选择。
  也是他们的最后希望了。
  希望靠着兴学、教育,留下种子。
  而这些人也确实在被贬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你像郑侠,被贬英州十二年,而他在英州这十二年,教出来的举人、进士,多达数十人!
  还有就是赵煦上上辈子,被贬崖州的苏轼。
  在苏轼去崖州钓鱼前,当地别说进士了,举人都没出过。
  而苏轼之后,崖州不仅仅出了举人,进士也开始涌现!
  所以说啊,旧党的这些激进派被贬,虽然对他们个人是悲剧。
  但对偏远地区的人来说,这却是喜事。
  这就是赵煦,为何要将这些家伙往偏远军州贬的缘故了。
  想了想,赵煦就决定回头,批点钱去南川县。
  好歹让王岩叟的学校能有个模样。
  同时,也算是给他一个机会。
  若他真能在教育事业上,做出成绩来,赵煦倒也不是不能起复。
  当然,御史或者重要职务是别想了。
  但到国子监里为官,或者参与国家重要典籍编纂工作,还是可以的。
  看到王岩叟,赵煦难免就想起了刘挚和孙觉这两个同样被他贬黜的激进派。
  于是问着身边冯景:“冯景,去吏部问问,秀州判官刘挚、施州知州孙觉,自到任后都在做什么?”
  “诺!”
  ……
  当天傍晚,赵煦回到保慈宫的时候。
  两宫已在等着他了。
  “官家明日就十二岁了……”太皇太后拉着赵煦的手道:“古者为舞勺之年,可学诗礼颂。”
  “而官家是天子,明日之后,当要学习主持宗庙祭仪,奉养祖宗神灵,背负社稷了。”
  向太后也道:“是啊,六哥明日之后,就将为我大宋少君了。”
  “吾与太皇太后已经商议过了,待到明年,六哥就要多多参与朝会,不可再如如今这般,因贪早睡,不与朝会了。”
  赵煦连忙拜道:“太母、母后,臣还年幼,乞与宽限……”
  “这宗庙祭仪,臣可以学。”
  “但朝会的话,臣恐怕还难以参与。”
  大宋朝会,虽然已沦为礼仪性质居多的场合。
  但,还是有些非人类。
  赵煦若要参朝,一般四更天就得起来,然后与一帮大臣,顶着熊猫眼在那殿上枯坐大半个时辰。
  这对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节奏的赵煦来说,实在无法接受。
  将来他亲政了,他是肯定要改时间的。
  最起码,也要将朝会时间挪到辰时。
  向太后道:“六哥,此乃朝中群臣之请……”
  “群臣皆言:成王年十二,周公负成王升殿,与宗庙祭仪,并与朝政诸事……”
  准确的说,这是都堂、六部大臣还有三衙将帅们的共同请求。
  “若六哥不允的话,嗣濮王、大宗正与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宫先帝神灵面前谢罪了……”
  对大臣们来说,现在的两宫听政,他们是多少有些不耐烦了。
  同时,朝野也有议论,将章献明肃故事拿出来说事。
  话里话外,都是担心两宫听政会与章献明肃一样,将权力把持到死。
  这……
  谁受得了?
  宰执们立刻亚历山大!
  这压力也同时传导到了大宗正赵宗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声色 安全屋生存指南[无限] 女镖王的复仇路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玄门大佬归来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八零边疆小辣妻,离婚高嫁被宠疯 摇铃铛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 斗罗:穿越古月娜,抽唐舞麟血脉
相关推荐:
声色 女镖王的复仇路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玄门大佬归来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