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612章 司马光之死(3) (2/4)

、民生,则老臣死无憾矣!”
  整个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流下眼泪。
  就连吕公著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眼眶发红。
  因为,司马光和在御驾在的时候一样,没有一个字提及对其儿子司马康以及孙子司马植的安排的。
  于是,吕公著忍不住道:“君实,还当为子孙谋之。”
  司马光摇头:“老夫一生,俯仰无愧于天地,焉能临终以权谋私?”
  像他这样的人,脾气犟,性格固执,认准了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
  只是对着跪在榻前的嗣子司马康招了招手:“康儿近前来,为父有句话要交代!”
  司马康顿时哭着上前,拜伏于老父身前,重重磕头:“儿在,儿在,恭听大人教诲!”
  司马康虽是司马光嗣子,但他和司马光夫妻的感情却无比亲密。
  因为司马光夫妇虽未生他,但养育教导之恩,却重于一切!
  “勿忘当年为父示汝之贴,要将之世代相传,以为家训!”司马光看着他道。
  司马康流着泪,带着自己的儿子,如今才七八岁的司马植重重磕头:“唯!”
  在洛阳的时候,司马光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给司马康,以督促其品德,命其日夜诵读。
  其文曰:训俭示康。
  全文以大宋三位以俭朴闻名的士大夫的例子,再取古代贤臣的故事举例,全文以‘俭,德之共;侈,恶之大’为中心思想,反复教育要求,司马康和他的子孙要遵守。
  “老夫去后,洛阳诸园,包括独乐园与叠石山庄,皆当市之,所得钱帛,于涑水购地,以赠涑水无地百姓,所余之数,则买米、布,以馈孤寡……”司马光继续对司马康道:“老夫在世,未能为父老造福,今当死,生平仕宦及仁庙、英庙、先帝、当今所赏诸般财物,当复归于民!”
  司马光的原则性是很强的。
  他为官这许多年,家乡涑水的父老,曾多次找他帮忙。
  但他全部拒绝,甚至不与之见面。
  这既是为了原则,也是他必须在天下人面前保持的形象。
  可乡土情怀,却是每个士大夫心中挥之不去的东西。
  如今临终,自当散仕宦数十年之余财,以谢父老桑梓。
  这也符合他的经济思想——天下财富,自有定数,官府手里多了,百姓手里就会少。
  所以,他今当死,自当将这仕宦数十年来,从国家所取得的俸禄、赏赐,散与百姓、父老。
  司马康顿首而拜:“唯!儿谨遵大人教诲!”
  没有半点犹豫和迟疑。
  众人见着,都是纷纷感佩。
  范祖禹、刘攽等人,更是无比崇敬的看向司马光。
  当代大宋,因受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影响,有很多士大夫,会在致仕后,或临终前,将自己仕宦所得的全部财产,拿出来购地买宅,设为族产、学田、学斋。
  但,像司马光这样,在临终时,将自己仕宦数十年的一切,全部捐出来,散与桑梓父老的,却几乎没有!
  “杜工部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吕公著沉声叹道:“君实,当可为天下楷模!”
  对士大夫们来说,兼济天下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过的。
  可是,临到头来,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可是我家真有一头牛啊!
  能学范文正公,已经是很多人的极限了。
  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做一个守财奴。
  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珪了。
  王珪死后,其子孙扶棺回乡,传说光是运金银珍宝的船就有好几艘。
  不过……
  吕公著想起了王珪诸子现在的境遇,便若有所思,在心中想着:“老夫将来,也当学一学君实今日。”
  吕家的学习能力,一直很强。
  当年,范仲淹首创族田、义庄、义学,使得范家崛起后。
  吕家就立刻跟进了。
  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不仅仅可以让家族兴盛,还能减少子孙争产,兄弟阋于墙,让外人看笑话的可能。
  更可以确保家族不至于因为不肖子孙的原因而衰落。
  因为财富,将以土地、学田的形式存在。
  而且这些财产属于整个家族,所以不可分割。
  同时,还能有一个好名声。
  而一个好名声,在大宋是真的能换官当的。
  于是,如今天下的士大夫名门或多或少的都在学这个模式。
  除了他寿州吕氏外,颍昌府长社的韩氏(韩绛家族)也在用这个模式。
  而这个模式学的最彻底最好的地方是福建。
  福建一路,为什么这二三十年来,人才井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女帝赐婚贬我为奴,我反手觉醒天谴图录 盗墓:百岁老人也有玻璃心 女友献身学霸,反手拿下全国状元 隐秘买家 魔君男二冲破次壁元成了我的忠犬 大学哪些事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我的灵光往事 重开吧!蜘蛛侠!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相关推荐:
女友献身学霸,反手拿下全国状元 大学哪些事 我的灵光往事 重开吧!蜘蛛侠! 名捕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