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开战(1) (3/4)

应产生怀疑、质疑,对这些士大夫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郭忠孝的引领下,范纯仁穿过东閤的回廊,进入已经点燃了灯火通明的福宁殿。
  他步入福宁殿,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正在内臣们的手中,开始组装。
  而小官家,则站在旁边,看着被组装的沙盘。
  他连忙伏地拜道:“翰林学士臣纯仁,奉旨觐见,恭问陛下圣躬无恙。”
  “朕无恙,学士且起来说话。”
  范纯仁再拜起身,然后来到了那官家身前三步之地,停了下来。
  此时,那沙盘已经被组装的差不多了。
  内臣们开始,将一面面棋子,插到一个个位置上。
  于是,一条条道路,一条条河流,一个个城市,一座座寨堡,开始暴露于眼前。
  兰州、熙州、会州、洮州……
  溪哥城、肤公城、邈川城、青唐城、宗哥城……
  更多的小旗子被插了上去。
  木波、洗纳、心牟、陇逋、果章、青归……皆吐蕃大族。
  甚至还有一面旗子,插到了沙盘之外,代表青海。
  但还没有结束。
  更多的旗子被取出来。
  右厢朝顺、卓罗和南、西寿保泰……熙河路直面的西贼三个监军司的旗子被插到了不同的位置。
  接着,在这些地方,一面又一面旗子被插上去。
  皆是西贼军寨。
  甚至还有河流、山川的的标识。
  直到这个时候,范纯仁才发现,那些旗子有着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标识物。
  比如说黑旗一般对应着山,绿旗对应着河流,红旗则代表着城市、寨堡。
  等所有的一切完成,整个熙河路,及其对应的西贼吐蕃势力,已在眼前一览无余。
  山川河流,道路城池,皆在眼前。
  甚至,大宋军队的驻屯地也被标记在其上。
  范纯仁只觉得脑子似乎被记忆击中。
  后汉书中记载的光武帝故事,在他脑门里嗡嗡嗡的响着——虏尽在吾目中矣!
  而眼前一切,与光武帝的传说,何其相似?
  “学士……”官家的声音在耳畔出现。
  “臣在!”范纯仁回过神来,看向小官家,躬身俯首。
  “朕请学士来此,是想请学士,为朕介绍一下,熙河诸州寨堡……”
  熙河路,自王韶开边以来,沿着兰州、会州一线,疯狂构筑堡垒,与西夏对峙。
  这些堡垒,或建在险要之地,或卡在咽喉之所。
  彼此又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这使得整个兰州、会州,与西贼交界的边境地区,变成了一个刺猬。
  党项人对此一筹莫展,只能跟着大宋的节奏,也在边境疯狂修建堡垒。
  就像过去在陕西沿边诸路一样。
  于是,宋夏边境,成为中古时代的筑垒区。
  无论大宋还是西贼,想要啃下彼此的防区,都是千难万难。
  颇有些现代大毛、二毛互啄的既视感。
  只不过,大宋这边有钱,所以修建的寨堡,坚固高大,易守难攻。
  而党项人穷一点,只能在关键位置修建坚固寨堡,其他寨堡要么太小,要么太脆,只能起到警戒作用。
  但,宋夏双方疯狂的筑垒竞赛,导致黄河两岸的生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大量森林被砍伐,无数草地被破坏,加上党项人还在黄河边,大量的垦荒、开发。
  这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这也是大宋黄河始终难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北宋君臣,因为恐辽症的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一个个可怕的回河决定)。
  范纯仁作为翰林学士,熟悉国朝典章以及沿边军事常识,这是他的本职——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他需要替皇帝背下这些知识,以供随时垂询。
  若皇帝问起来,却一问三不知,这显然是严重失职!
  所以,每一任翰林学士,在履任后的头半年,都会在学士院里,狂背各种文牍。
  除了先前历任翰林学士的制词外,重点就是各地进奏院的存档。
  他们必须知道,某某寨什么时候,由谁建立。
  还得知道,此寨与主要城市的距离。
  所以,这翰林学士其实也不好当。
  范纯仁才做了不到一年,就已经有些绝顶的迹象了。
  不过,他的记忆力显然很好。
  赵煦一问,他就立刻上前,对着熙河路的寨堡,开始介绍起来。
  赵煦听着,不时点头。
  其实,他对熙河路的这些寨堡,可能比范纯仁还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手握app,我帮皇帝打江山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永恒之钥 出道即无敌,我在都市杀疯了 穿越七零嫁个兵哥生崽崽 都市之傲世天龙 七零娇宠:媳妇是电子大佬 拜把子小叔别对我动心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相关推荐: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永恒之钥 出道即无敌,我在都市杀疯了 穿越七零嫁个兵哥生崽崽 七零娇宠:媳妇是电子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