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97章 西北狼烟(2) (3/5)

何事?”赵煦转过身来,看向孟卿卿。
  “两宫慈圣,请官家移驾崇政殿。”
  “嗯?”
  “都堂的宰执们,吵起来了。”孟卿卿压低了声音,告诉赵煦。
  “啊?”赵煦惊讶了一声,这可是很少见的事情。
  因为现在的大宋朝堂,总体上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旧党、新党的势力,互相制衡。
  两位宰相也都是老成持重,且很讲体面的。
  所以,哪怕有矛盾他们也会在私底下,通过交易、妥协来沟通。
  不至于闹到朝堂上,甚至在殿中争执。
  “怎么回事?”赵煦问道。
  孟卿卿道:“回禀官家,却是熙河路有司,上书朝堂,言要防秋。”
  “都堂相公们因此争执不休。”
  “两宫慈圣也无法决断,故请官家到殿。”
  赵煦点点头,道:“朕知道了。”
  此事,他其实早就知道了。
  几天前,熙州、兰州的走马承受们就已经将赵卨大发熙河路保甲户的事情,报到了他这里。
  “走吧!”赵煦对着左右吩咐:“摆驾崇政殿。”
  ……
  “官家升殿。”
  伴随着净鞭撕裂空气的声音。
  赵煦从崇政殿后的回廊出现在群臣们面前。
  群臣纷纷持芴而拜:“臣等恭迎官家升殿。”
  “孙臣给太母、母后问安。”赵煦到得帷幕,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磕头。
  “官家免礼。”
  “我儿快快起来。”
  赵煦起身,坐到两宫中间,然后看向殿中群臣。
  发现,今天在场的宰执,东府只有吕公著、李常,此外就是枢密院的李清臣、安焘。
  还有就是兵部尚书吕大防、兵部侍郎沈起。
  显然,这是一场临时的紧急御前会议。
  应该是吕公著利用宰相的权力,通过通见司,强行排班的结果。
  这是大宋的传统了。
  宰相之权,不仅仅体现在都堂议事、请旨上。
  也体现在会议安排上——他们可以决定,谁在什么时候,参与哪一场会议?
  光明正大的利用程序,将他们不喜欢的人,排除在议事进程外。
  故而,大宋很少有独相的例子。
  因为需要两位以上的宰相,彼此制衡,免得宰相势大难制。
  “太母、母后,朕听说,相公们似乎因为边事有了争执?”
  两宫于是便低声的和赵煦介绍一下情况。
  很简单的事情。
  吕公著拉上他的学生李常以及兵部尚书吕大防,对枢密院发难。
  质问枢密院为何不请示都堂,得到他的同意就直接批复了熙河路的赵卨,准许赵卨大发保甲户去搞‘防秋’。
  所以,他怀疑枢密院的两位新党大臣,是在有意放纵熙河边帅挑起边畔,破坏来之不易的宋夏和平。
  枢密院,当然不敢说——吾等乃奉天子诏。
  于是,开始打太极拳。
  李清臣、安焘都是一口咬定——祖宗之制,乃西府掌兵。
  凡天下兵马调动、派遣,皆枢密院之权也。
  东府宰执不可僭越。
  所以,他们不需要向东府负责。
  人话就是——我们西府的专业事务,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东府叽叽歪歪了?
  再说了,我们不是已经归档了吗?
  至于边畔?
  熙河路的赵卨说的明明白白——此乃边塞警戒,以防西贼入寇。
  同时,这也是先帝旨意——元丰七年,先帝曾下诏河东、陕西等路,要预防西贼入寇。
  所以,只要赵卨的军队,没有越过边境,那就属于合理调动。
  枢密院方面,只是循故事。
  那你要问什么故事?
  太宗、真庙的故事啊!
  当年曹玮、秦翰守边就是这么玩的。
  总不能说,太宗、真庙的故事就不是故事了!
  然后……
  自然就吵起来了。
  赵煦听完,呵呵一笑,就看向殿中,道:“右相担忧之事,朕知矣!”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安,忘战必危!”
  “朕深以为然也!”
  “熙河帅,既只是为了预防西贼入寇,那便不必再议了。”
  “让中书舍人草诏,传旨赵卨,严加训斥,着赵卨只可谨守边境,不得擅自生事。”
  “当然,若西贼果来,自当严厉反击!”
  吕公著起身再拜,道:“陛下圣明,只是老臣担忧,边臣无故挑衅,酿造祸端,甚有越境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金瞳神鉴 一夜荒唐,权爷对她上了瘾 桃园村医的快乐生活 嫡妹重生抢夫君?侯门主母乐疯了 快穿,大魔头她又美又飒 被女帝和离后,我获得亿万倍离婚补偿 高武捕途 都市重生逆袭记 每月纹银八十万两,我养太子做外室 开局复仇全宗门,靠着双修无敌
相关推荐:
一夜荒唐,权爷对她上了瘾 嫡妹重生抢夫君?侯门主母乐疯了 都市重生逆袭记 每月纹银八十万两,我养太子做外室 开局复仇全宗门,靠着双修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