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战争中的各方 (2/4)
乙甫结盟,同攻南蛮的明确意思。
  有了梁乙甫的承诺,青宜结鬼章,甚至都没有去青唐城请示阿里骨,直接就带着他的本部南下了。
  没办法!
  高原上的气温下降的很快。
  再不下山,万一下起暴雪,就会有很多人畜冻死。
  结瓦龊低头答道:“阿父,我就是从天都山回来的。”
  “我走的时候,党项的兵马,就已经在向天都山集结了。”
  “梁相国还带我看了,他们在天都山下建立的粮仓,里面全是粮草。”
  “另外,我还亲眼看到了,大队铁鹞子在天都山下扎营。”
  青宜结鬼章点点头,但心中,还是不安。
  所以,他需要再三确认。
  于是,对身后的一个贵族吩咐:“卓罗,你带上一百轻骑,先到溪哥城外看一看。”
  “记住,不要惊动人。”
  “诺!”一个粗壮的吐蕃贵族领命而去。
  很快,就带着一百多的轻骑,从山岗上疾驰而下,沿着壮阔的河谷与荒凉的原野,向前而去。
  ……
  青宜结鬼章的动作,自然瞒不住青唐城。
  此时此刻,青唐城的主人,吐蕃赞普,大宋武威郡王、邈川大首领阿里骨,正躺在他的养母乔氏的大腿上。
  “鬼章带兵南下了。”阿里骨轻声说着。
  乔氏抚摸着这个养子的发丝,低声道:“这样,会不会有祸事?”
  “若是因此,激怒中原汉家阿舅,将来党项来攻我青唐,届时汉家阿舅却坐视不理,如何是好?”乔氏忧心忡忡的说道。
  不要看在过去数十年,青唐吐蕃在和党项人的战争中胜多败少。
  但是,青唐各部都清楚,这并非他们真的能打赢党项。
  而是南方的汉家阿舅,在给他们输血,同时也帮他们牵制了党项的很多兵马。
  阿里骨笑了起来:“不会的。”
  “只要鬼章能赢,汉家阿舅就不会将这个事情当回事。”
  青唐吐蕃,是中原的汉家阿舅,唯一可以从侧面侧击党项的盟友。
  只要党项不灭,青唐城的吐蕃诸部就能高枕无忧。
  所以,哪怕他做的再出格。
  在大局面前,中原的汉家阿舅也只能捏着鼻子原谅。
  “若是鬼章败了……”阿里骨悠悠说道:“那就是鬼章背着我做的。”
  “到时候上表谢罪就是了。”
  对阿里骨来说,这事情,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的青唐城,远离着南朝的兵锋,也远离着党项人的威胁。
  要不是他的上位史太黑暗,且没有唃厮啰的血脉。
  他完全可以在这青唐城高枕无忧,坐看中原和党项争斗。
  然后就可以坐地起价,学他的养父董毡,两边拿好处。
  那边给的价钱高,就帮那边。
  乔氏却还是忧心忡忡,但看着阿里骨自信满满的模样,还是低下头去,决定相信这个男人,她的养子和如今的丈夫。
  ……
  兴庆府。
  从南蛮提前回国的副使田怀荣,在两个卫兵的带领下,进入了太后的寝宫。
  “臣恭祝太后、兀卒万福无恙。”
  “田卿回来了。”珠帘后的年轻太后,柔声说道:“坐吧。”
  田怀荣小心翼翼的坐下来。
  “南蛮怎么说?”太后在珠帘后问道。
  “南蛮,只应允了可在边境新增三个榷市的请求。”田怀荣低下头去,小声的回答。
  年轻的梁太后的脸色,顿时变了。
  三个榷场,够做什么?
  去年和今年的大旱,已经让大白高国的农业生产,受到重创!
  加上仁多家的叛乱,导致了大量牧奴、农奴逃散、死亡。
  就连兴庆府,如今也出现饥荒。
  而南蛮,却只答应新增三个榷市?!
  这是逼着大白高国开战啊!
  梁太后吁出一口气勉强按捺住内心的愤怒,问道:“那南蛮可答允了,遣还我国逃人的要求?”
  田怀荣摇头:“臣在汴京,遇到的每一个南朝官员,都说:百姓因慕王化归义中国,何错之有?况圣朝乃礼仪之邦,仁义之国,岂有驱赶归义之人的事情?”
  “他们还说:西夏王当修德布仁,以宽厚爱民为本。”
  “若百姓安居乐业,国中太平,又岂有人民逃亡?”
  梁太后听着,紧紧握住了拳头。
  其实,她是现在西夏国内的对宋主和派。
  她的长兄梁乙甫则是主战派。
  倒不是她有多么爱好和平——实际上,这位年轻的太后,就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