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 (3/4)

的事情,就不需要提了。
  因为,朝廷已经通过招募他们做工,完成了安抚、赈济。
  一般来说,做到这个地步,官府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了。
  这可是天灾!
  死个几千上万的老弱妇孺很正常,地方经济凋敝几年也很正常。
  所以,小官家还想做什么?
  难不成……他还想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
  这……可能吗?
  便只听帘中的小官家说道:“冯公何罪之有?”
  “正好,朕经此一事,欲集天下救灾、备灾、善后诸事,备为一书,刊印天下,以为天下大臣必读之书,更欲在京中,于太学之中,别立一课,专授太学生备灾、救灾、善后措施。”
  “公乃元老,三朝重臣,不知可愿主持编修此书?并在之后,主持太学此课?”
  冯京听着,心中火热无比,当即就拜道:“老臣万死不辞!”
  这可是好差事!
  不仅仅可以借此留在京中,以元老的身份辅政。
  同时,这主持修一部集天下备灾、救灾、善后条例的书册,作为天下官员必读之书。
  日后,还要在太学之中,别开一门,让他来主持这一门新的太学科目的建设。
  这是在送他冯当世留名青史,赢得不朽啊!
  冯京心中顿时美滋滋的。
  只觉当朝官家,真乃圣主明君,确是知人善用。
  同时,在心中更加后悔去年自己因为胆小而提桶跑路的事情。
  其他宰执、元老,也都在此时,拿着异样的眼光,审视着冯京。
  “这锦毛鼠,到底走了什么运道?”就连文彦博都忍不住审视起来。
  却如何知道,赵煦是在酬谢冯京在他上上辈子,为了帮他这个少主立威,拿着自己的丧事陪着表演,掀起同文馆一案的功劳?
  端坐在帘中,赵煦看着殿上的冯京欢天喜地的模样。
  “人皆言,冯当世锦毛鼠也。”
  “可几人能如其一般,忠心国家?”
  在赵煦的视角,冯京可是大忠臣!
  一个肯拿着自己的丧事来给皇帝当舞台的大忠臣!
  敢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
  冯京得了好处,自是知道,自己应该酬谢。
  怎么酬谢呢?
  他想起了自己入京后,听说的文彦博在京城的所作所为。
  一句话概括——元老搭台,天子唱戏!
  每每少主要做什么,文彦博总是善解人意的出来背书,引经据典的论证,这是符合祖制,也是符合圣人之教的好事。
  特别是靖安坊的汴京学府,就是这位太师和两位宰相,拿着自己的声誉在士林做的保证。
  于是,冯京毫不犹豫的纳头就拜,问道:“老臣斗胆敢问陛下,圣心以为,淮南灾后善后,该如何处置?”
  赵煦一听,立刻赞赏的看了一眼冯京。
  真不愧是顶着锦毛鼠的外号,依然不倒,反而步步高升的状元郎!、
  于是,赵煦顺着冯京的话,道:“朕年幼,不知国家、祖宗故事,然而……”
  “皇考在时,常常教导朕……”
  “圣人之教,在于仁,仁者爱人也。”
  “两宫慈圣,保佑拥护于朕,也曾亲教朕圣人之道!”他回头,看向身后的两宫:“太母教我,为君者,当泽被生民,以百姓福祉为己任。”
  太皇太后顿时笑起来。
  “母后也曾教我,百姓,我之子民也,大臣,我之手足也。当爱之、怜之、厚之……”
  “今淮南遭灾,朝廷虽已安抚,然而,朕读史记,观汉贾谊言:农夫三年之耕方有一岁之积,九年之耕,方有三年之积。”
  “司马公也曾上书进言:四民之中,农夫最苦……”
  司马光,也就一个多月的生命了。
  不赶紧拉他出来背书,以后怎么好拿着他的旗号出来做事?
  “故朕想着,是不是,都堂上可以安排一下,减免淮南各州受灾农户的赋税?”
  “譬如说,免其今年、明年租税、杂税、免役钱……”
  减税、免除加征,这是满清的弘历,能够在穷奢极欲,不断对外用兵,且大兴文字狱的情况下,依然能坐稳江山的原因!
  赵煦当然要学!
  这是最好的维稳的办法!
  农民遭了灾,就直接免税,给与其休养生息和恢复元气的时间。
  群臣听着,却是面面相觑。
  免租税还好,这本来就是惯例。
  但免役钱和其他加征,却很难做到。
  因为这些钱,其实是维持地方官府运转的资金。
  可是,没有人敢反对。
  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手握app,我帮皇帝打江山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永恒之钥 出道即无敌,我在都市杀疯了 穿越七零嫁个兵哥生崽崽 都市之傲世天龙 七零娇宠:媳妇是电子大佬 拜把子小叔别对我动心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相关推荐: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永恒之钥 出道即无敌,我在都市杀疯了 穿越七零嫁个兵哥生崽崽 七零娇宠:媳妇是电子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