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81章 财神爷爷下凡了 (2/3)

千余人,尽编为一军,乞陛下御赐军名云云,同时,陈睦还说,已经奉旨意正在悬赏愿运漕粮沿海路北上的勇士,不日就可以发船。
  以千料海船,每艘可运漕粮数百石为算。
  预计六月底,便可自明州发漕船两百艘,运数万石漕粮至海州、密州靠港。
  第二封,则是来自京东都路转运使熊本,时间是在七月中旬。
  熊本报告,明州的海船在海州、密州靠港,已得漕粮数万石。
  同时,熊本还言,六月已奉圣旨,将京东都路本地的常平粮,自徐州沿汴河北上,输往汴京。
  如今,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石。
  所以,熊本乞官家催促明州,尽快将漕粮通过海路运到海州、密州。
  他好将之前从京东路各州常平仓里调出来的粮食还回去。
  这看的文彦博,是真的傻掉了。
  明州的陈睦,通过海路,从产粮地的两浙路,直接跳过淮南路运河,直接送到海州、密州。
  而京东路的熊本,则把京东路的粮食,从徐州起运,运来汴京。
  换而言之,这就是两浙路和京东路,完成了联盟。
  他们甩开了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通过海路完成了漕粮的运输。
  难怪,即使淮南路六月大旱严重,有些地方漕船完全走不动了。
  但汴京城每天都有漕船进来。
  感情这些漕船,根本不是从江浙来的,而是从京东路的徐州来的。
  更要命的是……
  文彦博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明州的海船,能运到海州、密州。
  那能不能运到河北的滨州、沧州呢?
  肯定可以的对吧!
  无非就是多走一段海路!
  这样一来,河北的军粮,就有了保证了!
  这样想着,文彦博就看向冯京。
  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是个怎么情况?
  他们怎么就哑巴了?
  难道,他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公忠体国,能为国隐忍的义士?
  怎么可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哪怕在汴京城中天子脚下,尚且有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
  远在江淮的漕司情弊,远胜京城!
  文彦博可是听说过,一个管水闸的小官,一年下来,也能捞到上千贯的利市。
  这两浙路和京东路,都快把锄头挥到人家墙角跟下了。
  漕司还能安静如鸡?
  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文彦博正在冥思苦想,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在搞什么的时候。
  坐在他身前的韩绛,似乎是听到了文彦博和冯京的议论。
  他扭过头来,低声道:“太师不知可关注过汴京近来的物价。”
  “嗯?”
  “近来汴京的豆类价格大涨,盐价虽然没怎么变,但百姓买的盐的质量却越来越好了……”
  “太师若是有空,去市集看看,粗盐、劣盐,已越来越少,白盐、好盐越来越多。”
  文彦博听的莫名其妙,他看向韩绛。
  韩绛低声道:“汴京新报,从六月甲辰开始,就连续刊载了,沈存中的几篇格物致知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沈存中言,其已通过格物,格出一个道理来。”
  文彦博想了起来,他有些印象,于是问道:“以豆浆点粗盐,析出精盐之法?”
  韩绛颔首,道:“正是此法。”
  “如今,此法已传至整个开封府,甚至在河南、京西、京东等地广为人知。”
  “因为此法,汴京的石炭用量,在六月之后不断增长。”
  “如今,天下人皆在用豆浆点粗盐,以制精盐。”
  韩绛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了。
  文彦博听着,喃喃自语:“六月甲辰?”
  这不就是当今天子欲恢复蚕盐法,命都堂商议定下条例的日子吗?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汴京新报,连续数日,刊载沈括格物致知的文章,正好沈括格出来了一个用豆浆点卤,让粗盐变成精盐的法子。
  而这个法子,用在什么东西上最合适、最恰当呢?
  显而易见,必须是杂质更多,价钱更低的海盐!
  闭环了!
  文彦博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他好像大概看过,汴京新报不断报道的登州鱼干。
  他在好奇之下,命家人买回来,吃过几次。
  如今,已经迷上了鱼干,特别是登州那边用大海鱼的鱼鳔,晒干后制成的所谓‘鱼胶’。
  那软糯的口感和很容易消化的特征,让他一吃就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修仙保命指北 大道圣主 撕夜 被踹后,白富美姐姐找上门 老妈二婚,高冷校花成我妹妹了? 重生八零: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 怪谈求生:我能预知正确的规则
相关推荐: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修仙保命指北 重生八零: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