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 (2/4)

\/>  他是不可能也不会推荐张璪的。
  既然如此,作为合格老练的政客,韩绛就不会吊着张璪,给其希望——这样的话,是害他,也容易留下仇怨。
  张璪叹息一声,道:“恩相之言,下官自然明白。”
  “就是这心里面不舒坦!”
  “同时,下官这心里面也实在是害怕的紧!”
  “邃明何惧之有?”韩绛笑了。
  “下官如何不怕?”张璪看向韩绛,道:“登州的苏子瞻,如今官声鹊起,就连京城之中的父老,近来也在说:登州苏知州,缘何不入京做一任开封府知府?”
  这正是张璪最大的心病!
  登州那边的苏轼,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开窍了,官是做的风生水起,官声更是好到,连汴京人都知道了,登州出了个爱民如子而且很会搞经济、要政策的苏知州。
  人家的海鱼干,现在不止卖进了汴京城。
  还和朝廷要来了政策,可能要搭上朝廷重建祖宗德政——蚕盐法的东风,免税卖到天下州郡去。
  汴京人眼都红了。
  市井里的那些闲汉,更是天天在议论说什么:“祖宗以来,天下名臣,都曾权知开封府。”
  “登州的苏知州,也合该来开封府当上一年知府,造福百姓!”
  张璪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在酒楼、脚店,议论这个事情了。
  没办法!
  苏子瞻的这个知州,做的太好了。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都被他照顾到了。
  失地的农民、去淘金的各地淘金客、本地的士绅、形势户。
  都对其称赞有加!
  他本人,更是不止一次写词,称赞登州的鱼干、海盐。
  继去年写了那一首《水调歌头.重阳日食登州鱼兼怀子由》后。
  今年四月,他在听说了章惇南征大获全胜后,就又写了一首《定风波.闻王师定安南》,大肆吹捧,据说还在登州那边连开了三天三夜的酒宴,庆祝这个事情。
  最近,他又写了一首诗《与文叔同游登州雨后盐场》称赞登州的盐场。
  这还不算什么!
  苏轼一个人自吹自擂,可能扩散的速度,会受到限制,三五年都未必能有什么名声。
  关键,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总是会第一时间,全文刊载苏轼的这些诗词。
  然后,总有些闲的蛋疼的家伙,会写诗、写词,与苏轼遥相唱和。
  比如说,去年苏轼写完《水调歌头.重阳日食登州鱼兼怀子由》后,他弟弟苏辙第一时间写了词回应,同时还高调的派人去买了很多的登州鱼干回去,作为给官署里的吏员的福利。
  这也就算了。
  毕竟人家是兄弟,又被苏轼点名了。
  可那些在京城的家伙,明明苏轼没有点他们的名,他们却非要凑上去凑热闹。
  比如说当时的秘书少监孙觉、孙觉的女婿黄庭坚、户部侍郎章衡甚至是元老彰德军节度使张方平等,都非要凑上去,也买一些登州鱼干,然后回家吃了然后写一首诗词点评一下。
  其中影响最大的人是晏几道,居然在十天内,写了四首词,称颂苏轼的登州鱼干。
  而且每一首都是在汴京名妓的见证下,在那勾栏里一边吃海鱼干,一边抱着美人写下来的。
  一下子满城风雨,登州鱼干在几天内,就被全开封府的人都知道了。
  便是那些贩夫走卒,也知道了,登州的鱼干便宜又好吃。
  最后,就连一直隐居江宁的介甫相公,也出来凑热闹。
  写了一首词,遥相呼应。
  甚至还改了苏轼的菜谱,推出了更适合江宁宝宝体质的红烧登州鱼干。
  还亲自推广,写信告诉其他人——大家都试试看,老夫吃了,很好吃的。
  当时,张璪就已经感受到危机了。
  因为登州鱼干,从此供不应求,大赚特赚。
  苏轼的政绩,也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带动了登州附近的莱州、密州等地,也开始了大佬特捞,晒制海鱼干,然后统一冠名:登州海鱼干,销往各地。
  今年开春后,这个势头更加无法阻挡。
  登州那边甚至出现了好几个专门制造渔船的船厂,用的还是金明池里那个用来修龙舟的大奥的技术。
  四月份,苏轼写词,对章惇大加吹捧,五月,章惇的回应就来了。
  两人的诗词,全部被汴京新报、汴京义报,全文刊载,传唱汴京,然后轰传天下。
  上个月,苏轼的那首诗也是一样。
  以至于,现在汴京的孩子,都知道登州产盐,而且很便宜!
  如今,苏轼在登州,又要搭上国家恢复蚕盐法的东风。
  一旦蚕盐法落实,登州的海盐、鱼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修仙保命指北 大道圣主 撕夜 被踹后,白富美姐姐找上门 老妈二婚,高冷校花成我妹妹了? 重生八零: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 怪谈求生:我能预知正确的规则
相关推荐: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修仙保命指北 重生八零: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