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37章 暴利 (2/3)

团伙首领。
  比如说私盐贩子,比如说绿林好汉。
  赵煦于是微笑着对范纯仁道:“卿岂不闻,汉初诸帝的陵邑之制?”
  范纯仁呆了一下,立刻反应了过来。
  汉初,曾有一个国策,名曰:陵邑之制。
  自汉高祖至汉元帝,历代汉帝,持之以恒的在即位之初就开始给自己修陵。
  同时借着修陵,将天下豪强、富户强制迁徙到陵邑。
  以此强本弱末,同时扫清地方势力,避免地方豪强坐大。
  在这个政策下,汉初的天下郡国无豪强可以左右地方,更没有那种可以阡陌连野的大地主!
  因为,这种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强制迁到关中帝陵。
  赵煦却继续说道:“而朕今之制,采其长而去其短。”
  “以义诱之,用教化招徕,以德感召……”
  “且无强制,一切自愿……”
  “可谓无汉之弊,却得汉之利!”
  “如此,长此以往,天下太平可期!”
  赵煦这就是在忽悠范纯仁,以及现在在他面前的这些经筵官了。
  道理很简单——如今距西汉,已过千年。
  时移世易,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生产力都已经完全不同。
  生搬硬套西汉的政策,等于缘木求鱼,也是刻舟求剑。
  真要那么去做,最后搞不好,落得一地鸡毛。
  所以,赵煦只是在找借口来掩饰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但,经筵官们听完后,却都高兴起来,纷纷称贺。
  特别是程颐、苏辙这样复古思想入脑的士大夫们,脸上的喜色,溢于言表。
  而,随着时间推移。
  靖安坊方面的捷报,继续传来。
  到中午时分,贾种民就亲自回来报捷:“陛下,臣幸不辱命‘汴京学府’一期全部两百二十五套宅子,皆已售空……相关契书,也都签押完毕……有关款项,当在未来一月,陆续送入封桩库!”
  赵煦听着,含笑点头。
  左右官员、大臣,则都是咽了咽口水。
  两百二十五套宅子,全部卖光了?
  一套三万贯,这就是六百七十五万贯的巨额收入!
  都快赶上大宋去年的盐课收入了。
  虽然,盐课年年有,而靖安坊的汴京学府似乎是一锤子买卖。
  但也还是太震撼人心了。
  对经济比较敏感的吕大防,在震惊过后,就开始担忧起来:“陛下……一下子这许多的铜钱、金银、绢布,从百姓之手,进入封桩库……”
  “臣担心,天下钱荒加剧,导致物价飞涨!”
  “望陛下明察!”
  他真正的担心的,其实是汴京的富户们,将市面上的流动资金抽干,导致汴京钱价飞涨!
  毕竟,汴京城虽然富甲天下。
  这个城市里,每日流通的铜钱数量,更是以万万为计。
  可一下子抽干将近七百万贯的流动资金。
  对市场而言,实在太恐怖了。
  赵煦点点头,对吕大防道:“卿勿忧也!”
  “取之用民,必当用之于民。”
  “朕已经和两宫商议好了……”
  “汴京学府所得之钱,除用于汴京学府建设和维护外,余者,将拿出大约三百万贯,用于在宫中修建‘万寿宫’,以奉两宫慈圣。”
  “为此,此番修建万寿宫,工部和入内内侍省,将以市价雇佣百姓……”
  其实,就是花钱,雇佣禁军的包工头们修建宫阙。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在京禁军是烂完了,没救了的。
  但贸然裁撤,又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导致兵变。
  只能慢慢来先给他们找到出路,逐步的裁撤掉。
  给皇室修园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趁机,让一大批禁军,完成从官军到民户的转变。
  至于如何操作?
  自然很简单——禁军修园子,没有钱拿,但转变成民户,就可以拿到工钱。
  以利诱之,很快就能让禁军里那些根本不想当兵的人,主动退出禁军——了不起,再给点钱买断他们的军龄。
  这样,总比一直养着这些人,让他们吃空财政要好。
  “剩下的钱,朕也和宰执们说好了,拨给国子监、太学、武学……”
  “用来兴建新的学舍、斋舍,同时也将用来建设书馆,并设立一个奖学金,以奖励那些刻苦读书,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或者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初步预定奖金从五百贯到一百贯不等……”
  兴学就是大宋的政治正确,不会有任何人反对——从庆历以来,大宋天下的地方官,只要有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网恋男友脑子好像不太正常 穿书真少爷,全家人都后悔了 开盲盒成就最强领主 今日宜婚 师弟太强悍,七个美女师姐吃不消! 我GSD,一剑爆星 网游之剑刃舞者 兽世万人迷:五个大佬宠不停 仓氏呓语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相关推荐:
今日宜婚 兽世万人迷:五个大佬宠不停 仓氏呓语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全民三角洲,就我是阿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