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 (1/6)

  宋武虽然已经被说动。
  但作为一个纵横外海十几年的大海贼。
  他自不是一个人。
  手底下有着千来号,跟着他讨生活的兄弟。
  所以,他还是很犹豫的。
  担心官府朝令夕改,更担心朝廷哄骗他们上岸后,再给他们一刀。
  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所以,他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来说服自己。
  恰在这个时候,码头上的鱼获交易开始了。
  官府派来的官差们,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并没有什么其他动作。
  这就很反常了。
  “官府派人来,为何不征税?”宋武奇了,于是对他身边的文士问道。
  大宋官府,素来是无利不起早。
  而且,各种摊派、加征,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文士眯起眼睛,道:“宋头领还不知道吧?”
  “如今淮南路那边遭灾了,听说从三月开始就没怎么下雨,运河水位一直在降,漕船入京艰难!”
  “这又怎样?”宋武皱起眉头。
  大宋天灾频发,又不是今年才有的。
  自景佑以来,隔三差五就有天灾发生。
  中间还夹杂着人祸——两次回河,淹没了无数州郡。
  而朝廷对这些灾祸,能做的不多。
  充其量,也就是赈灾,同时招刺流民。
  其他的事情,也就只能躺平了。
  文士笑了笑,拱手对汴京方向:“当今官家仁厚,见不得百姓受苦……”
  “所以不止遣宋昭宣,将兵南下救灾,在淮南等地,疏浚河道,开凿水井,架设水车……”
  “又特旨募京东采金之民南下协助救灾,只要愿意南下救灾之人,不止自出内帑,与其工钱,还特旨免其等将来三年采金税……”
  “更下了旨意,免了我明州贩入淮南路各州的鱼干等物的商税!”
  “此外,我明州渔民的鱼获,也一体免税!”
  “这可是当今官家的仁政,不止要活淮南百姓无数,更令我明州士绅百姓,皆受恩泽!”
  说到这里的时候,文士忍不住的骄傲起来。
  大宋地方上,各路、各州甚至各县,都筑起了高高的税卡。
  往日里,浙江路的商品,在本路都是举步维艰。
  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如是而已。
  但,当今官家推恩,让明州的鱼干,得以免税直入淮南。
  这对明州人来说,等于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且淮南控扼运河,辐射四方。
  明州鱼干,打着赈灾的幌子,渗透了进去后。
  明州的海盐也跟着杀了进去——鱼干身上裹上一层海盐,是不是很合理?
  就这一两個月,明州就已经有很多人发家致富了。
  沿海的渔民,更是欢喜鼓舞。
  现在,出海打的鱼获,再也不担心卖不到了。
  只要到岸,就会被商贾立刻买走。
  商贾买回去后,直接腌制、晒干,裹上海盐,装上船舶、车马,直接打着赈灾的幌子,卖去淮南——好多人还没有走到淮南,就已经卖掉了鱼干。
  浙江路本地的市场,就能消化这些东西。
  同时,各地的私盐贩子,现在也参与了进来。
  那些消息灵通的大盐商们,现在都跑来明州,薅起朝廷的羊毛来了。
  最初,他们只是单纯的来买鱼干,用赈灾鱼干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去卖私盐。
  可到了明州后,他们发现明州的海盐价格,非常便宜。
  于是纷纷大手笔的采买。
  所以,如今的明州,不止是鱼干行销各地。
  明州海盐,也趁机渗透到了浙江、淮南各州。
  甚至打入了扬州、江宁等地的市场。
  明州会馆,据说都已经在扬州开起来了。
  这是明州商贾的黄金时光。
  自古以来,明州商贾还未有像今天这般风光的。
  当然,这也难免会引起别的地方的嫉恨。
  道路上难免有冲突。
  但这些都是小节。
  作为明州人,文士对现在的局面,非常满意,对汴京的官家更是无比孺慕——什么是圣天子?这就是啊!
  宋武听着,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赵官家这么大方了?
  居然肯为了受灾的百姓,而减免税收?
  等等……
  鱼干赈灾?
  鱼干赈哪门子的灾?
  赈灾不应该运粮吗?
  难道,汴京的官家,在‘何不食肉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影后她和小奶狗隐婚了 一剑怒斩九重天 大佬的掌心娇飒爆了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民间摸骨师 娘子娇娇,糙汉不经撩 琉璃诺前传 柴刀流漫画大师 帝朝之主,开局签到大帝修为!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相关推荐:
一剑怒斩九重天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民间摸骨师 琉璃诺前传 柴刀流漫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