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96章 文彦博:我确实是老了! (1/4)

  第496章 文彦博:我确实是老了!
  元祐元年五月癸亥(初七)。
  赵煦亲出宫中,在宰执大臣簇拥,以及御龙诸直护卫下,亲幸于咸宜坊亲贤宅,慰问看望两位皇叔及其诸子。
  自然,也见到了如今才十四岁的赵孝骞,勉励之,赐玉带。
  然后,自是侄亲叔睦。
  归宫,上报两宫,宰执皆言:臣等拥陛下,亲幸亲贤宅,二王并侍甚恭,诸王子拥戴皇帝,亲亲之情,发乎于言表,陛下待之以礼,优容备至,实国朝之幸!
  两宫闻之,下诏命学士院制词曰:先皇帝笃兄弟之好,以恩胜义,不许二叔迁于外,盖武王以待周、召也。太皇太后、皇太后,严朝廷之法,以义制恩,始从二王之请,出就外宅,得孔子远其子之义也!今皇帝陛下,亲幸二王之邸,以亲亲之道,恩赐二王及诸子,此盖成王之奉二叔之道!列圣不同,同归于道,可以为万世法。
  太皇太后看了制词,特别开心,得知写制词的,乃是翰林学士承旨范纯仁,当即大喜,感慨道:“果然不愧是范文正公子也,深谙圣人之道。”
  这词,写到她心坎里去了。
  天家确实是和和睦睦一家人,相亲相爱,无有挂碍。
  那一句可以为万世法,更是让太皇太后欢喜不已。
  于是诏赐范纯仁玉带,加食邑四百户。
  这也是内制词臣的好处之一。
  一道制词写得好,就可以获得天家欢心,从简在帝心,视为心腹。
  亦是翰林学士,被视作四入头的原因。
  于是,在派人和向太后、赵煦沟通后,更令有司,加徐王灏、荆王郡,每年正赐公使钱各五千贯,以懋国家宗亲之亲,并特旨为实给,也就是没有省陌,一贯就是实打实的一千文。
  可太皇太后不会知道,在她高兴的时候,汴京城内,已是暗流涌动。
  随着,汴京新报连续两天,追踪御史台内‘可能’的‘刑讯逼供’。
  一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监察御史里行吕陶,忽然开始对都堂欲以考工郎中王子韶,为吏部侍郎的任命,开始弹劾。
  理由很简单。
  王子韶这个人—猥陋不谨。
  意思是人品不行,道德败坏,可谓除了能力之外一无是处。
  而王子韶,标准的新党干将。
  熙宁变法之初,被旧党士大夫们,编排位列‘十钻’之一的‘衙内钻’。
  意思是这个人,专会走衙内关系,玩攀附幸进,跑部要官。
  赵煦一看到通见司送来的弹章,就笑了起来:“果然,有人坐不住了。”
  若他没有在现代留过学,可能也就被这一篇看似和李雍案毫无关系的弹章给蒙混过去了。
  会以为,此事和李雍案,毫无关系。
  可惜,他在现代留过学。
  而且还是在国内顶尖的宋史研究专家门下求学。
  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没有少跑。
  很多细节,也都听老师讲过。
  自然,只是一看被弹劾的人的名字,再看弹劾的人的名字。
  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意图。
  “这是要在往党争方向引呢!”
  “真是好大胆子!”
  赵煦别的事情,可能还能容忍。
  可,若有人要在朝堂里搞风搞雨,掀起党争,那他就不会客气了。
  赵煦放下弹章,对着冯景勾勾手。
  冯景立刻来到他面前:“大家有何吩咐?”
  “母后如今何在?”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臣听说,今日太后娘娘在保慈宫里,与诸位先帝妃嫔闲聊。”
  “皇太后、林贤妃、刑贵妃、武德妃等皆在。”
  “哦……”赵煦点点头,对他吩咐:“汝且去保慈宫传话,便说今日天气不错,我欲请母后来福宁殿赏花。”
  “诺!”
  目送着冯景远去的身影,赵煦咧起嘴来。
  “吕陶吕元均啊……”
  “倒也不奇怪!”
  这一位,是三苏的同乡、好友,乃是皇佑四年的进士。
  在旧党之中,是出了名的头铁,也是一位标准的清流。
  这个人的才华是不错的。
  熙宁年间,中过制科呢!
  须知,在大宋,进士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成就。
  这就是制科,制科的难度,不用多说,能考上的都是学术、才干上上之选,大宋立国以来,迄今制科中者不过三十人。
  其中一人,就在如今的都堂上——左相、申国公吕公著。
  诸如苏轼、李觏这样的大文豪、大学者,也都是制科进士。
  这位吕陶,自不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小神医下山,开局被美女总裁拿捏了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惊悚片生存守则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 东京:我可不是漫画之神 艳遇人生
相关推荐: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