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端午众生(二合一) (4/6)
郡主中,以延安郡主身份最为特殊。
  因为她是英庙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在这两位郡主身边的,则是先帝的胞妹,赵煦的亲姑姑,冀国大长公主和其丈夫驸马都尉、密州观察使张敦礼。
  已故的燕国大长公主的丈夫王守约,则坐在张敦礼的身边。
  徐王赵颢、荆王赵覠,则带着入宫的家小,坐在了这两位公主的对面。
  看到了吧!
  皇室关系,就是这么的错综复杂。
  这也是赵煦,一直要优容曹家、刘家、杨家这些过气外戚的原因。
  他们是过气了。
  可底蕴还在呢!
  这些家伙,成事是肯定不行的。
  但坏事的本领,却一直大的很。
  熙宁以来,他们在朝堂内外,搅风搅雨,在宫里面上跳下蹿。
  不把这些人喂饱了,根本别想做事。
  当然,也不能一味优容,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不然他们就会得意忘形,肆无忌惮,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看看现在,那几位驸马都尉,一个比一个乖巧。
  特别是在太学经过深造和熏陶后的郭献卿,坐在魏国大长公主身边,夫妻如胶似漆,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待到宴席将尽,魏国大长公主,领着郭献卿来到帷幕前谢恩。
  “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圣,皇帝陛下加隆恩于臣妾……妾恭谢隆恩!”
  郭献卿立刻跟着叩首,就像一条小狼狗一样,乖乖的贴在了自己女主人身后。
  帷幕内的两宫和赵煦,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起来。
  “看来,太学儒学教化熏陶果然有效!”太皇太后打趣道:“老身看到公主和驸马都尉和和乐乐,就很开心,来日再见周太妃时,也终于能有交代了。”
  “这都是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圣关爱,官家关怀之故。”魏国大长公主小心翼翼的摸着自己的肚子。
  她已经怀孕了,脸上的母性光辉流露而出,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赵煦听着,也笑了起来,对郭献卿道:“驸马在太学,学习刻苦,于圣人经义多有认知,朕很欣慰,望驸马戒骄戒躁,潜心刻苦,用心于圣人之学,若如此,朕必不吝赏赐!”
  所有人顿时都笑起来。
  特别是那几位公主、郡主,都笑的很开心。
  对赵煦,她们是最满意的。
  因为,赵煦是真的肯给她们做主,也真的愿给她们撑腰的。
  王诜的下场,震慑着其他人,极大的提高了这些公主、郡主在家里的地位。
  而赵煦对王守约这个模范驸马都尉的亲近、提拔和重用,则激励着她们的丈夫,进一步提高了她们在家里的地位和话语权。
  对郭献卿的处置办法,则告诉着所有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宫里面还是愿意对亲戚们,抬一手的。
  而这些公主、郡主,则反过来,也利用着她们在两宫面前的影响力,给赵煦说着好话。
  可谓是互取所需,各得其需。
  郭献卿在太学这几个月,在棍棒教育下,已经服服帖帖了。
  他当即乖巧的拜道:“陛下厚爱,臣当百死报之!’
  他是聪明人。
  自然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选择?
  进,就是浪子回头,又一个周处。
  有机会上国史,青史留名,成为佳话。
  他要是不听话。
  呵呵!
  那就是冥顽不灵,无可救药。
  连君父的爱和圣人的经义都救不了的人,只会被千夫所指,整个家族都会被他连累。
  大概率最终只能和王诜一样,落得一个惨死异乡,连祖坟都不敢葬的下场。
  孰轻孰重,郭献卿自然分得清楚。
  所以,他的乖巧,其实泰半是装的。
  但他自己明白,他必须装下去,装一辈子。
  这叫‘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乃是诗经所说,也是中庸的名言。
  看着魏国大长公主和郭献卿再拜而退,赵煦就看向两宫,说道:“太母、母后,今日是端午节庆,朕见到诸位宗室亲长,都和和乐乐,心里面也很开心。”
  “所以,想和太母、母后,讨个吉利,给诸位宗亲都推恩一等。”
  两宫自然不会拂赵煦的这个美意——本来,宗室遇节庆推恩升官,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区别只在于,关系近一年一迁,甚至一年多迁,关系远的则只能靠着新君登位、立后、立储这样的大典礼才能混上一次推恩。
  于是,两宫欣然应允,下诏推恩在场宗室、驸马,皆迁一级或减磨勘三年。
  赵煦趁机又说道:“两位皇叔,是朕的亲叔叔,也是皇考的胞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