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84章 卧龙凤雏 (为了道歉而加更) (2/3)

在川西那种地方,因为缺钱,导致大部分百姓都只能用绢、丝交税。
  这进一步放大了两税法的这个弊端。
  一块地有大有小,有肥有瘦。
  要收的税,当然有零有整了。
  过去,按照一般传统惯例,像这种税钱,一般有点良心的地方官,都会让百姓三五户或者七八户的零头一起凑。
  大家凑够整数,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圆零和旁’。
  哪怕遇到那种黑心的官吏,撑死也就是拿着这个事情敲诈一下百姓。
  了不起,也就是每家多收一点。
  而李综却在这个现状里,找到了商机。
  你们不是圆零和旁,大家一起凑,最后由一户人家出吗?
  好的!
  这个大聪明,在梓州路强令,每户人家都必须出其他人家的零税。
  打个比方,比如说有八户人家,过去每家要交零税几十文,加起来刚好要交一尺绸。
  现在在李综李大老爷的英明领导下,每户都得交这一尺绸了。
  不交不行!
  于是,原本一尺绸,变成了八尺。
  李大老爷收上来的税,蹭蹭蹭的涨。
  <div class="contentadv">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人心是贪得无厌的。
  很快,李综觉得,哪怕这样收税钱还是太少,川西那鬼地方又太穷了。
  照这个速度收税收下去,他猴年马月才能升官发财?
  于是,他开始了骚操作。
  他开始在梓州路各地,疯狂的操作。
  他让人在不可耕之地开垦,让商贾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开店,让工匠在根本没有盐卤的地方凿井,让园户在不适合种茶的地方种茶。
  只为了收税,也只为了上报的政绩更好看。
  于是,强行摊派各种指标,限期完成。
  梓州路那边,被他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就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哪怕赵煦这样见多识广的人,看完卷宗,也是彻底服气了。
  “大哥……”赵煦无奈的叹道:“朕何德何能,竟至得爱卿这样的凤雏之才。”
  对这样的大才,赵煦根本不敢再留。
  两宫也被吓坏了。
  因为这是史书上标准的横征暴敛!
  而史书上,所有这样干的王朝最后是个什么下场,也是清清楚楚的。
  必须立刻制止,也必须立刻肃清影响,收回民心。
  不然的话,川西那边的人,一旦暴动起来,再来个李顺暴动,那汴京城就等着哭吧。
  于是,几乎就是在赵煦看完了卷宗没多久,太皇太后身边的梁从政,就奉旨来请他了。
  “可是因为梓州路的事情?”赵煦问道。
  梁从政颔首:“大家圣明。”
  “太母和母后,没被气着吧?”赵煦问道。
  梁从政叹息了一声。
  赵煦就明白了,很生气!
  生气就对了!
  因为赵煦同样很生气,甚至可以用愤怒来形容。
  但他生气的点,不在李综横征暴敛。
  而是这个家伙蠢!
  刮地皮都不知道找个地方刮!
  梓州路那种穷山恶水,就算把地球挖穿了,能搞到多少钱?
  从御史台的乌鸦们的统计数字来看,梓州路从元丰六年迄今,各县摊派、强征和新增的苛捐杂税加起来,大约就三十多万贯(匹、两)。
  哪怕加上正税和其他收入,梓州路从元丰六年迄今,大抵是一百五十万贯(匹、两)。
  换而言之,这个家伙,为了区区三十多万贯的加税。
  就将一路数州,霍霍的就差暴动了。
  真要出了问题,搞出了民变。
  单单是为了镇压下去,得花多少钱?
  一千万贯也打不住!
  赵煦只能在心中,将那个混账痛骂一顿。
  然后揉了揉太阳穴。
  “今年严守懃在四川路,大概是白干了。”他想着。
  “四川路那边那点新增的茶钱收入,恐怕都拿出来去填梓州路都不够,还得从四川那边调大量资源过去灭火!”
  赵煦作为皇帝,心里面是有逼数的。
  老百姓,是绝不能逼得太死。
  这韭菜根要是被割断了,再也长不出来,甚至化身成为韭菜狂魔,反过来追着皇帝咬。
  那就是吃枣药丸。
  所以,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大概的处置方案。
  先灭火,先肃清错误影响再说。
  这就需要找一个能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 鉴宝:我的双眼能鉴别万物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在下恐圣人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都市狂少 带灵泉搬家产,下乡捡的屠户太宠了 重生1978,为国铸剑 分身万界:憧憬成为光之巨人 直播挑战,百次误入案发现场
相关推荐: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都市狂少 带灵泉搬家产,下乡捡的屠户太宠了 我以道心越仙凡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