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64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 (3/6)

明知大义,忠君爱国为理由,将所贡稻米,以市价的七成到一半,直接就地销售。
  一方面回收他们手里的铜钱。
  另外一方面,让他们失去种稻米的动力。
  按照吕嘉问介绍的官家部署来看。
  一旦,土官们种的甘蔗,卖上钱了,他们就会发现,种甘蔗的利润是稻米的两倍以上。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要种甘蔗,就可以获得超过种植水稻两倍以上的收益。
  而甘蔗比水稻好伺候多了。
  可以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赚更多的钱。
  如此,三五年后,诸州将不再种植水稻。
  他们只要种好甘蔗,就可以直接拿钱,在右江经略安抚使司衙门的官仓买到便宜的稻米。
  如此,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土官们的命脉,就完全系于大宋之手。
  他们羁縻也好,圈地自萌也罢。
  都将完全成为大宋的形状。
  而且,他们赚了钱,肯定得买大宋的商品。
  富裕起来的土官,肯定得学学汴京的享受方式。
  园林要不要来一套?
  蜀锦是不是得买一点?
  附庸风雅的文房器具,是不是得来一些?
  官家更有大恩典在等着他们——每岁自诸州,选忠臣之子,守土良臣之后五十人入汴京武学、太学就读。
  而汴京那地方,什么消费水平?
  就算是他高遵惠,在汴京城也不敢说,自己的钱就够花了。
  光顾一次李师师,就是好几百贯!
  哪怕只是随便浅看一回女相扑,也得三五贯!
  更不要说,汴京那突破天际的房价了。
  反正,高遵惠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后,整个人都傻了。
  对那位官家的钦佩之情,更是源源不断,从心中涌现而出。
  这些措施,若全部落实下去。
  高遵惠感觉,不仅仅从此江北诸州,再也离不开大宋。
  他和他的蔗糖大业,也将稳如泰山。
  所有土官,都会乖乖给他种甘蔗。
  日进斗金,不在话下。
  他高遵惠搞不好,还将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富裕的外戚。
  可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了。
  他去那里找人给他盯着榨糖作坊?又怎么把蔗糖从这交趾江北之地,运去扬州、杭州、汴京等地售卖呢?
  于是,高遵惠就依照旨意拆开了第三个锦囊。
  在这个锦囊中,他找到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办法。
  以所获交趾罪官、罪将之罪妇、罪婢,典与南下青壮。
  与之签契书,以三年为约。
  三年之后,若无过错,则罪妇、罪婢,归青壮所有。
  高遵惠记得,自己看完锦囊内的内容时,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办法。
  那些罪妇、罪婢,本来就有些发愁怎么发卖。
  毕竟,江北之地,本就贫瘠。
  <div class="contentadv"> 买的起的人很少。
  大宋将官们倒是买的起——可他们并看不上那些人——长得好看的,自然不可能落到发卖的境地,早就被人瓜分掉了。
  剩下的,都是姿色寻常之辈。
  这等人,将官们哪里会要?
  而禁军又等着发卖了这些人,拿去发赏。
  此时,官家的锦囊,就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统统作价五十贯,典与南下之青壮。
  便是愿典两个、三个的都可以答应,只要他们肯签契书,给他高遵惠卖命。
  而钱则记在他高遵惠的账上,由官家出邵州岑水场的铜钱发放,待到明年,蔗糖产出后,以蔗糖抵充。
  禁军们开开心心,觉得赚大了!
  他高遵惠也开开心心,认为自己真是深受皇恩眷顾,简在帝心。
  官家竟连他本钱少,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都替他想到了!
  早早的就做好了安排!
  南下的青壮们更开心。
  只要签个契书,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帮忙看护榨糖所,运输蔗糖到指点地点,就可以白得一个浑家。
  同时,他们也将在本地扎根,开枝散叶,一两代人就会形成一个个家族。
  因为他们是南下的中原青壮,他们必然心向朝廷。
  从而对当地土官,形成制约、牵制。
  那么,谁输了呢?
  高遵惠一度想不清楚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在赢赢赢,怎就没有输家?
  他找了好久才终于找到了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扮演情报贩,美女总裁乖乖对我低头 八零:空房四年,丈夫带回了战友遗孀 开局成妖,我把天道玩崩了 影后她和小奶狗隐婚了 一剑怒斩九重天 大佬的掌心娇飒爆了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民间摸骨师 娘子娇娇,糙汉不经撩 琉璃诺前传
相关推荐:
扮演情报贩,美女总裁乖乖对我低头 八零:空房四年,丈夫带回了战友遗孀 一剑怒斩九重天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民间摸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