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64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 (1/6)

  第464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
  高遵惠拿着一个锦囊,舔了舔舌头。
  “果然还是得跟着官家才能赚钱!”他认真的说道。
  他现在是越来越崇慕在汴京的官家了。
  论赚钱,官家是真的有那么一点圣人的味道了。
  文官们总喜欢说什么:天不生孔子,文道万古如长夜。
  但,在高遵惠看来。
  天不生官家,万古商道如长夜!
  看看官家给他的这些锦囊吧!
  到广西拆开一个,出发,前往归化州、顺安州,借助侬家的人力物力,帮他种甘蔗。
  于是,他高某人就花了不到两千贯的成本,在归化州、顺安州的荒地,种下了两千亩以上的甘蔗!
  一亩地的种植成本,还不到一贯钱,就这还包含了甘蔗苗的运输成本在里面!
  并且,这些地,侬家人表示——怎么是我们的呢?明明就是国舅您的啊!您看,这地契上写的是国舅您的名字呢!
  高遵惠还在恍惚中,就被塞过来好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
  虽然这侗溪人家的小娘子,不会唱小曲,不会弹琴,更不会和李师师一样,在他耳畔不断喊:官人我要。
  可她们会跳舞啊还会唱山歌啊!
  最要命的是,她们的腰臀真的有力气!
  这是完全不同于汴京瓦子的船新体验,在归化州的日子,高遵惠几乎是夜夜笙歌,连魂魄都差点留在了那些小娘子的肚皮下。
  而在高遵惠沉迷温柔乡的时候,侬家人拿着他剩下的甘蔗苗,又哐哐哐的种了两三千亩。
  也是到现在,高遵惠才明白原因——对侬家这样的土官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了。
  在理论上,土司治下的侗民,土司本人都可以无偿征发,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属于土司。
  让干嘛就干嘛的那种。
  而他高遵惠开出的价码,实在是太让人动心了。
  种上甘蔗后,到收获一亩地就有一两贯呢!
  对这些侬家来说,这是泼天的富贵啊!
  至于会不会砸在手里面?
  谁担心这种事情呢?
  这可是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的买卖!
  对侬家人来说,即使只是为拍马屁,做做样子,也得种上这两千亩甘蔗田。
  想到这里,高遵惠嘴角溢出些笑容来。
  那又是什么时候打开的第二个锦囊呢?
  高遵惠记得清清楚楚,他是认认真真的按照着旨意,在完成了归化州、顺安州的甘蔗大业后,才打开的第二个锦囊。
  这是他作为外戚的自我修养——在我大宋,要当好外戚、勋贵,吃好这碗饭,不仅仅需要高度的自我定位,还需要有着一切行动听官家指挥的觉悟。
  那些自以为是,认不清自己定位的外戚、勋贵家族都已经被淘汰干净了。
  比如温成张皇后的外家,现在汴京城里还有谁鸟他们?
  再比如,前些时日,被编管地方的那几个家伙。
  要不是宫里面的太妃去两宫面前求情、说好话,搞不好连驸马郭献卿,据说差点就要去地方上冷静冷静了。
  这就是大宋对勋贵、外戚的手段。
  以磨勘为主,抽打为辅。
  拔掉刺头,去掉乖张,剩下的就是都是皇权的舔狗。
  作为高家人,高遵惠从小深受勋贵、外戚的自我修养教导。
  他可以贪,可以蠢,可以好色。
  但绝不会连吃饭的本事都忘掉。
  若是这样,高家必亡!
  所以,高遵惠的每一个步骤,都依着旨意来做,绝不逾越旨意。
  官家说了,什么时候才能拆锦囊,他就一定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拆。
  想着那第二个锦囊。
  高遵惠嘴角的笑容,就更加压抑不住了。
  因为,这第二个锦囊上,依然很简单——配合章惇,雇佣南下青壮,渗透交趾北方各州,并以甘蔗为利,诱降彼辈!
  一开始,高遵惠是不信的。
  因为,甘蔗能榨糖,这在大宋是只有东南明州、苏州等地的蔗农才知道的事情。
  空口白牙的,谁会信?
  还诱降?
  高遵惠当时感觉,他雇佣的那些青壮,大抵会要死在交趾了。
  然而……
  高遵惠怎么都想不到,章惇至于使出了封官许愿加册封授爵,世袭罔替的绝招。
  一招就打在交趾各州土官和豪族的命门上。
  于是他雇佣的青壮,迅速渗透进去。
  各地土官、豪族,一听是大宋太皇太后亲叔叔的使者来谈合作的。
  一个个原地化身哈巴狗,只知道汪汪汪汪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小神医下山,开局被美女总裁拿捏了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惊悚片生存守则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 东京:我可不是漫画之神 艳遇人生
相关推荐: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