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51章 司马光:陛下定与我一般,心忧 (1/4)

  第451章 司马光:陛下定与我一般,心忧天下万民
  打发走冯景,赵煦若无其事的回到偏殿之中,继续看起沈括带来的那些器物。
  都是些小东西,和刨子一样,技术难度不高,但很实用。
  就像赵煦现在拿在手里的一卷卷尺。
  这个东西构造很简单,就是将布裁减成适当的布条,然后在其上面,标注出精确的丈、步、尺、寸、分。
  最后把布条缠绕到一个铁制的圆环上就可以了。
  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布条拉出来即可。
  当然,没有现代卷尺那么好用。
  使用寿命,估计也不太长。
  但够用就行了!
  有了卷尺,以后官吏丈量土地也好,作坊里量器也罢,就都有了合用的工具。
  赵煦把玩着卷尺,问道:“沈提举,如今已经做出了多少套卷尺了?”
  “奏知陛下,如今已有十余套。”沈括低着头回答。
  “都送去给宋用臣。”赵煦吩咐:“正好,靖安坊需要此物。”
  靖安坊的民居征收工作,现在已经全面开始。
  初步定下的征收价格是市价的基础上上浮一成。
  这个价格很良心,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公道的价格。
  毕竟,在过去,虽然赵官家们也会补偿被拆毁的民居。
  给的钱,名义上是市价。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平头百姓想从官府手里拿到钱,不给好处是不行的。
  而这次靖安坊的民居征收,却是赵煦让宋用臣、章縡负责,由开封府的‘提举汴京内外厢道路、厢坊公事’这个机构监督。
  在这个机构里,赵煦塞进去的,可都是以清廉、爱民闻名的大臣。
  像范纯仁、吕大防、程颐等人,都是那种眼睛里进不得沙子的清流。
  想在这些人眼皮子底下,飘没掉老百姓的补偿款,那是想也别想。
  当然了,这些拿了补偿款的老百姓,除非他们拿着钱,出汴京去地方当农民。
  不然,他们就逃不出赵煦的手掌心。
  只要他们还留在汴京,他们手里的钱,就迟早会通过各种渠道,回到赵煦手里。
  他们是拿着钱去租房也好,做买卖也罢。
  都只是在赵煦手里头打转。
  因为汴京城最大的地产商,就是赵煦!
  赵煦放下卷尺,便又拿起了其他物件看起来。
  这些东西,和卷尺、刨子一样,都是给当下的大宋经济和现成技术打补丁的工具。
  将诸般器物都看了一遍后,赵煦让冯景将这些东西都收到这琼林苑的这间偏殿。
  “此殿换个名字吧。”在走出这偏殿的时候,赵煦忽然停下脚步,看向那屋檐下悬挂着的牌匾。
  其名:左仪殿。
  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偏殿没有被历代先帝赐过名。
  因为赵官家们都是文青,不会起这么没有文化的名字。
  负责琼林苑的内臣立刻躬身:“请官家御赐殿名。”
  “此殿以后,都将用来陈列,专一制造军器局所发明之物。”赵煦微笑着看向沈括,轻声道:“既如此,就以沈卿表字为名吧。”
  “存中殿!”
  沈括立刻拜道:“陛下鸿恩,臣不敢受。”
  存中殿?
  用一个大臣的表字来命名一座皇家殿堂。
  哪怕这殿堂只是皇室园林琼林苑的后苑偏殿。
  但,这对大臣来说,已经是至高荣誉了!
  为什么?
  自汉宣帝立麒麟阁,以画功臣像,并述其功绩后。
  历代臣子,皆以入功臣阁为荣。
  于是,光武有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如今,官家却要用他的表字来命名一处皇室偏殿。
  这注定名留青史,成为后世传奇故事。
  赵煦看着沈括,真诚的道:“爱卿不必推辞。”
  “专一制造军器局诸事,尚有劳爱卿把持。”
  沈括可是赵煦现在用的最用手的大臣之一。
  最开始上任的时候,几乎是天天九九六,有时候甚至零零七给赵煦爆肝工作。
  以至于赵煦不得不给他的妻子下诏,要求其妻严格管制沈括的工作时间。
  即使如此,根据赵煦了解的情况来看,沈括在专一制造军器局内,依旧以工作狂著称。
  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衙,也是最晚下衙的官员。
  连童贯都被他卷的直呼钦佩!
  沈括却是被赵煦感动的眼眶发红,连连拜道:“陛下知遇之恩,臣无以为报,唯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煦一听就笑了,道:“卿之忠,朕知矣,皇考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小神医下山,开局被美女总裁拿捏了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惊悚片生存守则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 东京:我可不是漫画之神 艳遇人生
相关推荐:
看清别人气运后我在乡下发家了!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