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43章 决战(1) (2/4)

用甘蔗制作成红糖。
  红糖运到汴京,成为了汴京夏日各种饮子以及冬日各色点心的必需品。
  此外,还有人用糖为调味,烧肉、炖肉。
  苏子瞻就是用糖烧东坡肉,如今,这一道菜已经天下知名,甚至多次出现在《汴京新报》的报道中。
  章惇记得去年十二月,汴京新报还专门刊载过东坡肉、红烧肉等多种猪肉烹调方法。
  他南下后,还在恩相王安石那里吃过王安石亲手做的登州鱼烧肉。
  那一道菜,就是苏轼的最新发明。
  因此,苏子瞻在士林之中名声,渐渐的向着一个厨子靠拢。
  本来,这应该是恶名。
  天下士大夫,会避之唯恐不及。
  就像旧年,曾有御史提议,在宫中用罗江犬来守夜,然后就被人称作‘狗御史’,从此名声大坏!
  但偏偏,宫中有传说,官家在听说了此事后,据说非常开心,与左右言:朕闻赵韩王(赵普)曾曰:治大国如烹小鲜!今苏轼以道入厨,假以时日,必为名臣!
  官家都出来背书了。
  谁还敢在这个事情上挑刺?
  至于什么君子远庖厨这样的士人禁忌,很快就在舆论上,被人洗白了。
  而且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一起出手洗白的。
  汴京义报帮苏轼好理解。
  毕竟,张方平和苏轼兄弟的关系,天下皆知。
  那汴京新报也出手,就实在是耐人寻味了。
  特别是汴京新报上的解释——知登州苏公好厨,人以为君子远庖厨,孟子之教!苏公或有失士人之风也。
  然,孟子所以远庖厨,乃‘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
  苏公可曾杀鱼?苏公可曾宰猪?
  既不曾宰杀,自然不违圣人之教。
  这篇报道,章惇是记得很清楚的。
  所以,当时他还注意了一下苏轼在登州的所作所为。
  于是,知晓了苏轼烧肉、煮鱼都爱放糖的细节。
  如今,想着蔗糖,他就难免想起了这些往事。
  同时自然想起了,汴京城中渐渐风行的各种烧肉方法。
  糖和海鱼干以及各种烧肉仿佛,正在快速成为汴京城各色酒楼、吃食店里的新宠。
  一切都被他串联在一起。
  “官家打算将来在交趾主种甘蔗吗?”他想着。
  交趾之地,炎热多山。
  偏又降雨频繁,暴雨常有。
  所以产出少,素来被视为不毛之地。
  不止是交趾,其实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在内的整个岭南地区,自古都不怎么受重视。
  广南东路,也就最近二三十年,才因为广州市舶司开港以及韶州岑水场的缘故,慢慢被重视起来。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章惇正看着册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帐外传来了脚步声。
  <div class="contentadv"> “经略相公!”是狄咏的声音:“交贼营中有异动,贼人可能要突围了!”
  章惇回过神来,立刻起身,走出帐外。
  此事,整个军帐中的宋军,都已经起身。
  章惇看到,在御龙直的营帐中,一个个陶罐都已经被人搬出来,放到了板车上。
  御龙直招募的土人侗丁,则在忙着给这些魁梧的巨人,穿戴甲胄。
  鲜艳的凤翅盔,戴到头上,盔顶的凤翅哪怕在黑暗中也格外显眼。
  而被朱漆涂满了每一片甲片的山文甲,更是仿佛夜明珠一样。
  当这些御龙直穿戴整齐,他们的魁梧高大的身材,加上那为特制的华丽战甲。
  在战场上,仅仅是出现,就足以让所有敌人都知道——这里有大鱼,像他们冲准没错!
  历史上,敢这样在阵前炫耀自己,而无惧被敌人围攻的军队,有且只有一支——大唐天策上将李世民所统帅的玄甲军!
  章惇看着这些御龙直,在燕援的率领下,列队整齐,整戈待发。
  然后他就看向其他地方。
  此时此刻,整个宋军营垒,人声鼎沸。
  御龙第一将的诸指挥们,都已经整队完毕。
  在更远方,延绵的营垒,也变得火光耀天。
  黑暗中,似乎有着无数骑兵,在来回穿梭,传递着信息和情报。
  而在宋军营垒的对面,即使相隔至少十余里。
  交趾人营中的火光,也已经肉眼可见。
  显然,他们确实要准备突围了。
  “经略相公!”狄咏在章惇身旁,等了许久,没有等到指令,忍不住请示:“请相公下将令!”
  章惇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斗罗:收徒千仞雪,建立神祇学院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财富自由从附近的人开始 被师娘骗去修炼后,傻子无敌了! 快活的乡村神医 武将召唤,谁说我大夏无猛将? 影帝:我谢谢你哦 妖尾:接收动漫角色的我无敌了 虚拟造物主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相关推荐: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快活的乡村神医 妖尾:接收动漫角色的我无敌了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