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22章 廷推之议 (1/3)

  第422章 廷推之议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神色,知道这个孩子在这个事情上心意已决。
  仔细想想,地方州郡的少数人的闲言碎语,确实也不值得担忧。
  先帝变法,闹出那么大动静,那么多人反对。
  但最后,有几个和司马光一样,死活不肯出来当官的?
  这样想着,向太后也释然了。
  于是,她微笑着跳过这个话题,转而问起了赵煦另外一个事情:“对了,六哥,上次母后和太母和六哥说过都堂执政暂缺的事情,依着六哥的意思,母后和太母与宰执们商议了,新增两位执政的事情,宰执们都说好,就是这选谁入东西两府,一直争执不下。”
  “六哥有什么看法?”
  赵煦摇摇头:“儿并没有什么看法。”
  现在的执政,不管是谁当了,其实影响都不大。
  因为等章惇得胜归朝,那他就是毋庸置疑的宰相!
  到那时候,韩绛已经退了,吕公著应该也半退了,司马光不出意外的话,已经去世。
  这都堂上,不就是章惇的天下?
  到那个时候,都堂执政是谁才会变得重要。
  现在?
  不过是些路人甲乙丙丁罢了。
  向太后听着,吁出一口气,道:“可是朝堂久久不能决出执政,对国家社稷没有好处。”
  赵煦笑了笑,想起了明朝的故事。
  于是道:“母后,不如召集宰执和在京待制大臣,然后以廷推的方式,决定执政。”
  “廷推?”
  “嗯!”赵煦答道:“便是以宰执推荐人选,然后由在京待制大臣投票票选,得票最多的前五人,进奏母后、太母之前,由母后、太母从中选出两人,拜授执政既可。”
  “如此,既可以向天下彰显我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决心,让天下人信服。”
  “也能避免朋党之事。”
  向太后听着,眼睛亮了起来,喃喃自语:“这倒是个好法子。”
  廷推?
  确实是不错啊。
  正如六哥所言,廷推执政,可以向天下表明,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决心,赢得士大夫的支持和拥护。
  同时,因为并不是得票最多的人当选,而是两宫从得票最多的前五名中选择两人。
  这可以避免,有人拉帮结派。
  甚至可以通过廷推,看出朝堂上的风向——假若有人得到了大部分人支持。
  那么这个人,就该去地方上冷静冷静了。
  “六哥!”向太后想着,就坐不住了,对赵煦道:“母后要去庆寿宫和太皇太后商议此事。”
  “六哥是和母后一起去?还是?”
  赵煦笑着道:“儿自当随母后一起去,正好今日还未给太母请安。”
  于是,母子两人联袂来到庆寿宫,给太皇太后问了安。
  然后,向太后就将赵煦的主意和太皇太后说了。
  太皇太后听完,眼睛也亮了起来。
  但她的关注点却落在了廷推的方式上。
  宰执提名、推荐,待制大臣投票?
  这事情要被她做成了。
  这女中尧舜的青史评价,就十拿九稳了。
  于是,这位太皇太后,在和向太后简单的商议了一番后,就下诏都堂,将执政将以廷推之法选择的方式,通知了都堂宰执们。
  ……
  韩绛看着他刚刚接下来的诏书。
  “廷推?”
  无比新鲜的名词。
  再看方式,以宰执推荐,在京待制大臣投票的方式,决出前五名,然后送两宫,由两宫从中选出两人拜授执政?
  “有趣!”韩绛沉吟着。
  然后,他就看向被召集起来,一起来到令厅接旨的宰执们。
  “两宫慈圣的旨意,诸公都知道了吧?”韩绛眯着眼睛说道。
  “回禀左揆,吾等都知道了。”吕公著带着东西两府执政集体拱手。
  “善!”韩绛挥手:“那诸公就回去好好想想,都要推荐谁吧?”
  他也得好好想想了。
  毕竟,他已经是要退下去的人了。
  今年年底,他肯定会写辞相表。
  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功劳也捞的差不多了。
  再待下去,别人会骂娘的。
  可退归退,这都堂上,至少在朝廷里他得留个钉子,以防万一。
  最起码,御史中丞得是他推荐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退下去后,不会人走茶凉。
  这是韩绛一生磨砺的经验。
  也是他在很多人身上学到的教训。
  有太多人,退下去后,没有安插钉子钉在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诡秘:最后一个牧羊人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末世海上求生,在灯塔建造度假村 一不小心苟到宠妃了 长生修仙:从脚踏实地修练开始 超市通异世,我在修真各界搞倒卖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非分之想 开个当铺,怎么就惊动全世界
相关推荐:
诡秘:最后一个牧羊人 一不小心苟到宠妃了 长生修仙:从脚踏实地修练开始 超市通异世,我在修真各界搞倒卖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