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09章 宋誓(1) (3/4)

>  所有人赚了钱,要么只会想方设法的存起来。
  存到床头下,存到地窖里,甚至带到棺材里,也不跟你皇帝嘻嘻哈哈。
  要么就只会拿去买地买田,将财富变成土地。
  什么投入扩大生产,什么推动技术进步?
  想都别想!
  没有人是傻子。
  当然,步子迈大了,也容易扯着蛋。
  所以,赵煦很注意分寸的。
  他现在的一切作为,都只会在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内操作。
  最多打打擦边球。
  于是,这一条约法内容,或者说誓言。
  其实只是口头上的君子协定,不会写入任何法律条文之中,也不会成为任何具体诏令。
  但它将成为一条无形的约束。
  经筵官们激动的俯首再拜:“陛下圣明!”
  这一刻,新党和旧党的界限消失了。
  对士大夫,特别是有理想的士大夫而言。
  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卖炭翁中的场景,是皇帝奢侈无度,是宫中大兴土木。
  因为这将倒向一个可怕的结果——政治败坏,天下大乱。
  士大夫们心里是有数的。
  唐末五代乱世,他们记得很仔细。
  那个时候,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
  什么士人?什么文臣?
  统统砍了!
  而当天子,愿意约束自己,愿意与大臣约法。
  这实在是了不起。
  大臣们激动的看向赵煦,赵煦也给了他们恰当的正向反馈。
  他与群臣一一对视,然后,说出了他要做第二个事情:“此外,朕还当向卿等承诺,今年之内,罢废汴京各城门的入城税。”
  “四方商贾,天下之物,皆可无税而入城!”
  这让经筵官们,不禁再次匍匐而拜:“陛下圣明!”
  哪怕是伴读们,现在也激动起来了:“陛下圣明!”
  前面的公平交易,不再强征、强买,限制地方征税。
  其实离这些人都很远。
  因为这些事情,并不是士大夫勋贵外戚们的烦恼。
  它们只是平民百姓普通人的烦恼。
  毕竟,说真的,除了少数头铁的地方官外,大部分官僚都不敢对来自汴京的达官贵人家里的亲戚、下人的买卖加税,更不要说强买强卖了。
  回头人家一纸诉状,是可以直接告到御史台、大理寺甚至是都堂、宫里面的。
  哪个傻子,肯拿着自己的前途去得罪人?
  地方上的官僚,对来自汴京的大人物们的亲戚、下人,巴结都来不及。
  现在的大运河上,高官勋贵外戚们的船只,早就已经是免检的了。
  便是一般的士子、官员,也都在借机利用自己身份,夹带商品,穿州过郡,赚取利润。
  那些税卡,卡的永远都是布衣百姓。
  所以,大宋的商人们,才会拼命的不遗余力的供养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家族的子弟读书。
  可是,今年之内,取消汴京各个城门的税卡。
  却是实实在在的惠及了他们所有人的仁政。
  因为,大宋朝的税,是出了名的多。
  每个县都有税卡,每个州、每个路也都自己的税监。
  做任何买卖,都得交税。
  汴京城的城门税,更是让无数人肉疼的存在。
  汴京的城门税可怕到什么地步?
  伱就算是只带铜钱出入,也得交一笔税!
  一百文就得交六文钱,这叫事例钱。
  这钱干嘛的?
  养那些在城门口收税的税吏的!
  不止如此,现在就算是你不带任何东西,就穿着衣服从城门口过去,搞不好也要交税。
  为什么?
  因为你身上的衣服,也是商品啊!
  为了方便收税,开封府专门在南熏门外,建造了护栏,以便让猪贩子们可以将猪赶到一起,方便他们点数、收税。
  对赵煦来说,他早就恨不得,罢废汴京的城门税了。
  因为这在他眼中,严重阻碍了资本的流通,也严重阻碍的商品贸易的往来。
  想想看,出一次城就要扒一次皮。
  凭空制造了物流障碍,也凭空提高了成本,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更要命的是——这些税大部分,其实都没有进封桩库。
  好多都变成了开封府、都商税院的公使钱,甚至是直接落到了税吏们自己兜里。
  落到赵煦手里,一年下来,也就十来万贯。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留着?
  借着这个机会,赵煦直接将之罢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直播挑战,百次误入案发现场 我以道心越仙凡 师姐退后,让我来C 超神抽奖师,全民都是我的打工仔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快穿:我一天48小时卷死男女主
相关推荐:
我以道心越仙凡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北离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