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报 (2/3)

脚,到了赵煦身边。
  “嗯!”赵煦点点头。
  然后他回头对石得一问道:“天气越发冷了,宋用臣那边如何了?”
  “正要奏知大家,宋宣政今日刚好有奏报入京!”
  说着就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密报,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接过来,找了个避风的回廊,将密报拆开,看了起来。
  宋用臣如今,一般是七天或者十天,对汴京报告一次。
  <div class="contentadv"> 既报告进度,也报告地方情弊。
  把东流道沿线的官吏们的作风、行为以及民间评价,报告赵煦。
  这一次也是一样。
  宋用臣首先报告了河北的气候,入冬后,河北还没有下过雪,京东路也是一样。
  所以黄河至今还没有冻结,偶尔能看到些浮冰。
  宋用臣对此很担心,请求赵煦和两宫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赵煦看到这里就点点头,北宋的气候就是这样的,变化莫测。
  有些年份很冷,有些年份又可能是个暖冬。
  譬如今年,汴京城迄今也都还未下雪。
  汴河的流量,虽然减少了很多,可依旧还在通航。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尤其是考虑到今年河北下过暴雨,没有冰雪的严寒,很多地里的虫卵,都可以活到明年。
  这样一来,明年的粮食收获,就可能受到影响。
  这就是农业社会的悲哀。
  抗风险能力太差,气候稍微一变动,引发连锁反应,常常让农民措手不及。
  这也是青苗法,能长期存在的原因。
  有了青苗法,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就提高了好几倍。
  不至于,稍有减产,就得卖地卖房,沦落成流民,只能去城市讨生活。
  可现在的大宋手工业,还无法养活大多数人!
  “恐怕明年,登莱的金矿还得继续开放!”赵煦想着。
  继续看下去,宋用臣告诉赵煦,如今已经大体清理完了,四个主要河湾淤积的淤泥。
  但支出也很大。
  前后雇工七八万,调动了数州的厢军、工匠,打造大小龙门吊百余具,从十月至今总工时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付给民夫青壮的工钱,几近二十万贯之多。
  而伙食和其他杂项支出,则差不多达到了一万贯。
  这还是因为周围州县,送来了大量粮食,以襄助工程。
  此外,工匠的赏钱、厢军的赏赐,也支出了数千匹绢布和两万贯的铜钱。
  可谓是花钱如流水。
  但这笔钱该花!也必须花!
  而且以后每年冬天,恐怕都要固定支出这笔钱。
  因为现在舍不得花这笔钱,以后就得百倍、千倍的偿还。
  只要一次商胡口级别的溃堤,就是数州之地,数十万、百万的受灾百姓。
  更麻烦的是,之后数年,受灾地区都不要指望有什么赋税和粮食产出。
  赵煦将宋用臣的密报看完,喃喃自语了一声:“还好……还好……”
  “还有辽国可以收些铸币税!”
  即将发行的宋辽交子,光是正常的抽税,就能覆盖掉每年冬季的清淤费用。
  更何况,赵煦才不会傻到老老实实的真的只发行三百万贯的宋辽交子!
  那可是有着足足五成的准备金!
  按照大宋过去发行交子的经验,至少可以发行四百万贯交子。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交子发行量,要充分考虑民间的接受程度以及汴京城交子务的兑换压力。
  但悄悄的多发个三五十万贯,对赵煦而言,毫无压力!
  这就是金融的魅力所在。
  在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也不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就把税给收了。
  而且,所有人都不会有意见。
  有本事,你辽国也发个交子试试?
  想着交子的事情赵煦就问道:“李宪那边怎么样了?”
  “交子的制版、油墨等准备的如何了?”
  明年开春,宋辽交子就要正式发行了。
  所以,其实从现在开始,就得筹备印刷了。
  为了保密,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赵煦先是让沈括负责制版、油墨以及设计。
  李宪回京后赵煦就任命了李宪为提点宋辽交子制备使,兼任提举在京交子务。
  让李宪和沈括一起搭班子,负责这个事情。
  李宪的作用,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这尊真神,足以压制内外之人对交子的觊觎,确保其技术在三五年内不会外泄!
  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清冷校草和我的猫共感后 八零辣媳不好惹,京少今天又护短了 结婚三年没圆房,提离婚军官悔断肠! 共感世子后,我女扮男装掉马了 北美驱魔:在芝加哥当道士的日子 这仙,不能修了 为了三千块,大明我疯狂死谏! 信鸽观察守则 女配!C位!神颜顶流又飒又媚 帮人求子,却险喜当爹!
相关推荐:
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宗门崛起:我是修仙界最持久的崽 清冷校草和我的猫共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