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9章 儒学就是如此 (2/2)

实际主张的是开源节流,以节流为主,市易法在他看来,实在是粗暴了些,也实在是短视的过分!
  如今,被他得到了机会,自然要悄咪咪的塞些他的个人见解进去。
  于是,不过一个时辰,曾布就已经挥毫而就,写出了洋洋洒洒数千言。
  皆是针对于延安郡王在那春秋谷梁传上,所圈注的字句的见解和提出的疑问的回答。
  为了照顾那位小皇子,也为了照顾高太后。
  曾布在很多地方,都说的很直白、简洁,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词汇和堆叠的文字。
  待到书成,曾布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遗漏和错字,也没有犯忌讳的文字后,才对帷幕后的高太后奏道:“臣布谨奏皇太后殿下:皇子延安郡王,所圈注之《春秋谷梁传》及其贴条文字,臣已谨注条目,乞皇太后殿下过目!”
  高太后当即命人取来曾布所书文字。
  然后对照着延安郡王的书册,一一阅读。
  只是看了一遍,高太后就已经大喜:“学士学问,果真渊博,老身敬服!”
  曾布所写的文字,直白且简单。
  至少,高太后是看懂了,而且,高太后还觉得很有道理。
  事实上,其实,曾布若将王安石对春秋的见解,掩去署名,拿来给高太后看,结果也是一样。
  儒学就是这样的。
  大体脉络,一脉相承,只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只在道义上,见解不同。
  最好的例子,就是春秋三传。
  谷梁、公羊、左传,皆是解孔子春秋之经,也皆为对孔子所著春秋的再注释、再解释和再阐发。
  可这系出同源的三传,在道义和立场上,却几乎是三本书。
  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人,根本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弯弯绕,更加不会知道,在过去,为了这些细节的差别,儒生们几乎打出了狗脑子。
  祖师爷都已经打好样了,徒子徒孙们,那里不会学?
  自庆历兴学运动后,大宋文坛,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只不过,这一次,所有人都在打着孔子孟子荀子贾谊杨雄的旗号,来为自己张目。
  新的一周,求追读,求打赏,求月票!
  (seexsvvw\/106505\/141945926\/)
  chaptererror();
  1秒记住E小说网:eexsvvw。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被休小姨娘,带着空间灵田去逃荒 我一路人甲,怎么都叫我无限大佬 在末日游戏里当农场主 那个死了十年的兄弟,他回来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诱哄失忆小青梅 沉睡万年,醒来一掌拍碎禁地! 乱世枭雄:从占山为匪开始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 夜火失温
相关推荐:
被休小姨娘,带着空间灵田去逃荒 那个死了十年的兄弟,他回来了 诱哄失忆小青梅 乱世枭雄:从占山为匪开始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