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24章 元祐字典 (2/3)

,乞进御前……”
  赵煦开心的说道:“快快上呈,朕要亲自阅览!”
  但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御史台的那些激进派,居然偃旗息鼓,没有和他上上辈子那样追着他不放。
  可惜!可惜!
  好好的窝子,居然没有鱼进窝。
  无论王觌还是刘挚,竟都能忍住!
  <div class="contentadv"> 这让赵煦真是好生失望!
  因为,他们若是咬住赵煦看《字说》不放,那么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邓润甫不知道这些,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装订起来的书册,恭敬的呈在手中,奏道:“臣奉官家之诏,效汉许慎旧事,以为字典……”
  “今已初具成效,录常用之字,两千七百一十六字,典故、诗文、出处等计三千余条……”
  “以圣旨之意,用偏旁部署列为索引,以笔画多寡为顺序,更于书页之中,以数字为页号……”
  “已编书目计有七卷,此乃第一卷样书,乞陛下阅览!”
  赵煦欢喜不已。
  冯景走到邓润甫面前,接过他手里的书,然后恭敬的呈递御前。
  赵煦拿起来,放在自己面前欣赏。
  邓润甫是个聪明人,在赵煦吩咐,并亲口确认是要献给两宫慈圣的圣节贺礼后。
  所以这一卷装订起来的书,非常讲究。
  封皮以丝绸织造而成,点缀着黄金的纹路。
  其上,用着金线绣着四个竖排的字:元祐字典!
  翻开书册,里面的纸张选的是上等的宣纸。
  洁白无暇,晶莹透亮。
  其中的字,则是邓润甫亲笔所写的标准馆阁字体。
  一个个字迹端端正正,按照着赵煦的要求和给他的模板,首先列好了偏旁部首的索引页。
  因为是为了赶在太皇太后明日圣节之前,搞的献礼工程。
  所以,只列了常用字和一般的释义和比较出名的典故,以及官方的切韵、注音词。
  即使如此,这也依旧是一部皇皇巨著!
  邓润甫带着学士院上百官吏,花了整整十天,几乎日夜不休,才终于编订好了第一卷。
  当然,这也只是打个基础而已。
  真正要编订好‘元祐字典’,赵煦估计,没有五六年的时间,调动大量人手是不可能做好的。
  这可不仅仅是赵煦的献礼工程。
  也是将来用来安置致仕宰执,优容元老重臣,甚至可以拿来安置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又实在没有借口打发的大臣的大工程!
  当某个大臣,让赵煦不喜欢或者单纯感觉他可能阻碍自己施政的时候。
  赵煦就会将他请来编纂《元祐字典》。
  在现代,把人打发去地方志、科技办,是典型的流放。
  但在大宋,被天子任命主持编辑类似字典、文库之类的工程的大臣。
  这是荣耀!
  多少人打破脑袋,都争取不到的天恩!
  这是所有士大夫,都没办法拒绝的!
  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嘛。
  现在,朕给卿一个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机会,卿还不赶紧说声:谢谢官家?
  所以,赵煦其实已经想好了,向永乐和弘历学习。
  将来搞一个元祐大典!
  一方面,抢救传统经典,保护先人典籍给子孙后代多留一点遗产。
  另一方面,则可以维护朝野的稳定。
  不再需要用贬官的方式来激化矛盾。
  元祐大典,这样的国家级文化工程的主持者或者参与者,足以安抚人。
  同时还能叫他感激涕零。
  赵煦将手里的元祐字典翻阅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部字典,是赵煦特意吩咐的,第一卷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坤成节为数,一共七百一十六页。
  第二卷则是以向太后生辰八月二十二日为数,一共八百二十二页。
  将书页合上,赵煦带上这部厚厚的字典,对邓润甫道:“学士随朕一同去保慈宫,向太母献礼吧!”
  邓润甫再拜:“臣谨遵圣旨!”
  他虽然是在学士院,可昨天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于是本来就很恭敬的态度,现在变得更加恭敬,甚至可以说是战战兢兢。
  至少,在赵煦面前他是这样做的。
  赵煦也懒得去管这个事情。
  邓润甫是他信任的忠臣,绝不会背叛他——上上辈子,元祐时代后期,邓润甫在范纯仁等人的建议下召回后,就一直通过种种途径或明或暗的和赵煦表忠心了。
  事实证明,他也确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妻妾同娶?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 成为人皇,我反身打碎人皇系统! 无限狱主,我的牢房里全是女魔头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 夺臣妻:疯批帝王他强取豪夺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女帝废我状元郎,夺她江山灭她国 从昊天宗少主开始
相关推荐: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妻妾同娶?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夺臣妻:疯批帝王他强取豪夺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