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30章 仁多保忠:优势在我! 4500月 (2/3)

少主的意思?”
  “若是少主之意,那么少主到底想说什么?”
  吕惠卿只想了一会,就索性放弃了去揣测远在千里外的汴京深宫中的想法。
  他看着手诏上的文字,眼中渐渐露出精芒来。
  “少主新即位,西贼确实可能入寇……”
  “对!一定是这样的!”
  将手诏拿在手中吕惠卿直接走向府衙大堂,然后对左右官吏吩咐:“来呀,给本官擂鼓聚将!”
  先别管西贼到底是不是要入寇。
  反正,汴京城的两宫告诉他了——官家言:朕新即位,四夷或有轻慢,难免举兵入寇!
  太正确了!
  西贼肯定在磨刀霍霍!他们肯定在密谋入寇!
  ‘大臣为朕守边,当以守土为要,保民为旨!’
  官家圣明,我吕惠卿就是这样想的!
  ‘不可使贼虏轻视我朝!’
  放心好了,我的小官家,臣一定不会让西贼北虏胆敢轻视我朝!
  于是,仅仅收兵不过十余日。
  资政殿学士、河东经略使、知太原府吕惠卿再下将令。
  以‘天子新即位,主少国疑,西贼恐预谋入寇本官受天子手诏,为国家守土’的名义,命令调动河东路的三个将的蕃汉骑兵,跟随他巡边。
  同时行文给鄜延路,要求鄜延路也出动两个将跟他一起为‘天子巡边、震慑西贼’、‘不可令西贼有轻我之举’。
  五个将的兵马被调动,这就是两三万的步骑混合野战兵团。
  吕惠卿精的很!
  虽然他打的旗号是‘巡边’,但他给各部划定的行军路线,却都在河东路的内线,离着边塞远远的。
  很明显,他的算盘是——别管西贼有没有入寇的计划。
  我先把兵马聚集起来。
  假若他们真敢入寇,自然吕惠卿不会客气。
  若是西贼不入寇,大军都已经调动起来了。
  就这么沿着边塞巡视一圈就收兵回营?
  看不起谁呢!
  有枣没枣总得三杆子不是?
  正好,这么多兵马聚集在内线,可以派出大量斥候深入西贼腹地进行一次侦查。
  只要找到漏洞,那就出击!
  回头可以告诉汴京:臣果然查知西贼聚集大军,欲图入寇,幸赖官家圣明,洞见万里,授臣以军国之策,两宫慈圣,教臣以用兵之法,于XX日出击,斩XX,俘获XXX……
  吕惠卿早就知道了。
  皇帝就该哄着!
  高高的捧起来,总归不会有错。
  赵官家们不是喜欢微操吗?
  那就不要去逆着他们来。
  把功劳全给汴京,让汴京城的官家享受一番微操的快感。
  但在前线的他,却需要适时的根据汴京的意思,再结合实际情况安排。
  可不能学徐禧那个傻子!
  居然把汴京旨意当成天条,一字不改的落实!
  ……
  随着吕惠卿的将令。
  河东路各将兵马、粮草,开始缓缓调动,并向着边地开过去。
  不过这种调动需要时间。
  毕竟这么多的军队、器械、粮草、马匹,仅仅是规划相关路线和进军速度,就需要好几天。
  所以,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河东路的大军,才能在吕惠卿的将旗下再次聚集。
  而吕惠卿不会知道。
  在这个时候,就在他对面的西夏兵马,确实正在腹地慢慢集结。
  带队的是仁多家族的大首领仁多保忠。
  他们是来复仇的!
  但不是报复吕惠卿,而是为了报复泾原路的卢秉!
  去年十月,卢秉在泾原路设下连环埋伏,大夏统军、监军、太师仁多家族的家主,战无不胜的战神老将,曾水淹宋军,大破永乐城的大夏元帅仁多零丁为宋将彭孙枭首!
  首级被送到了汴京城!
  仁多家的本部骑兵数千人,也一同战死!
  这是仁多家族的奇耻大辱!
  所以必须报复!必须用宋人的血来清洗这个耻辱。
  但你要问什么不去报复泾原路?或者报复将仁多零丁逼着去打泾原路的熙河路李宪部?
  泾原军战斗力太强了!
  那个宋人老将彭孙,在静边寨下,讨杀老元帅仁多零丁后的咆哮声,让仁多家上下至今做噩梦。
  而熙河路则过于强了。
  五次兰州会战,一次定西城大战,大夏丧师十余万,连国主亲征都是损兵折将。
  于是,柿子里挑软的,只能捡素来没有大战的河东下手。
  况且,河东的宋军,刚刚扫荡过大夏边塞,短时间内应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相关推荐: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