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08章 熙河将星 (1/3)

  第108章 熙河将星
  元丰八年四月辛巳(十八)。
  天色将明,皇城大内,紫宸殿便殿。
  赵煦穿着褚黄色的常服,戴着一顶小小的展脚幞头,坐在御座上。
  随着閤门通事舍人的一声呼喝。
  赵煦坐直了身子。
  帷幕后的两宫也都各自临襟正坐,尽可能的保持着威严和端正。
  因为,等下将要入殿朝拜的,不仅仅是李宪率领的熙河路诸将。
  还有四个熙河路的西蕃大首领,虽然他们和他们的部族,都已经臣服大宋。
  可是,他们依旧保留着很大的自主权力。
  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
  所以,两宫对今天的朝觐,都很看重,甚至冒着风险,带了赵煦上殿。
  是的!
  在两宫眼中,其实像这种场合,赵煦不该出现。
  万一,要是那些熙河路来的蕃将长的太吓人,吓到了官家怎么办?
  官家还这么小!
  可笑吗?
  但现实就是如此!
  也就是都堂宰执都说,新君登位,西蕃大首领们初次入京面圣,倘若见不到的话,恐怕会横生波折,再三奏请两宫两宫才勉强同意。
  即使如此,今天早上在来紫宸殿的路上,向太后还担心的很,再三叮嘱冯景,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要让赵煦受惊。
  很快的殿外的御阶下,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
  赵煦看过去,就看到了军头引见司的人,带着一众将官,到了殿外。
  十几个穿着紫袍武臣公服的将官们,在殿门口排好队。
  然后朝着殿内恭身三拜。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殿外恭敬的说道:“景福宫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武信军留后、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臣宪,恭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李宪身后的其他大将们,纷纷跟着拜道:“恭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帷幕后的太皇太后,这个时候说道:“请李都知等入殿说话!”
  “太皇太后请都知李宪等入殿朝觐!”
  站在殿中的閤门通事舍人对外高声传命。
  “谢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隆恩!”李宪的礼仪还是很强的,他恭恭敬敬的再拜。
  然后才起身率着诸将走入这紫宸殿的便殿。
  众将都是低着头,紧紧跟着李宪,进了紫宸殿。
  然后跟着李宪,走到殿中,扑通一声再次全部跪下去,拱手再拜:“臣等拜见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赵煦在御座上发现,其中滥竽充数的有好几个。
  他不由得笑了一声,想起了上上辈子接见过的几个蕃将,第一次入觐,也都大抵都差不多。
  现在的吐蕃,已经不是唐代前中期那个脚踢巨唐,拳打中亚、有事没事就去印度打草谷的超级帝国。
  它和大唐一样,在陷入了内乱后,不可避免的跌入了深渊之中。
  在大唐天子被北衙宦官们随意废立的同时,高原上的吐蕃赞普也是差不多的下场。
  到得如今,哪怕经过角厮罗的努力,虽然勉强在青唐地区建立了一个西蕃政权。
  但是,吐蕃帝国的财富、文化和制度,都已经被摧毁殆尽,不可能再恢复。
  所谓青唐吐蕃,只是一个在赞普血脉号召下,勉强维系在一起抱团取暖的松散联盟。
  所以,这些熙河路的蕃将们虽然在当地是部族首领、大贵族。
  但他们是真的没有见过世面。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看似‘淳朴’的蕃人故意在大宋这样表现自己,以降低大宋对他们的警惕心。
  不过,无所谓!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即使是当年的突厥可汗,也只能给李世民跳舞。
  赵煦想着的时候,殿中的閤门通事舍人已经开始唱名。
  “景福宫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武信军留后、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宪……”
  “臣在!”
  “引见使、荣州团练使臣文郁!“
  “臣在!”
  一个比李宪要高一个头的老将出列,微微恭身而拜。
  赵煦定睛看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下这个在兰州城下七百破五万的猛将。
  和他一直想象的不一样,这个老将的身材,其实不算魁梧,他的须发也有些发白了。
  根本不像是一个张飞般的猛将。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在兰州城最危急的时候,率着七百轻骑兵,深夜突袭,横扫千军,一战破五万!
  赵煦翻着放在他手边的王文郁告身。
  然后他看到了一个显目的备注。
  “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相关推荐: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