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最后的圣诞节》 (2/3)
按照与肥皂约定好的,将后门打开,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在博物馆中巡夜。但随着时间推移,胆小的莱瑞终于开始害怕起来,害怕进监狱、害怕被警察杀死。然后,肥皂来了,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盗走了红宝石。
贝肯跟上了逃离的肥皂,三罪犯跟上了贝肯,纽约警察局的警察也随后包围了博物馆。而胆小的莱瑞以为警察是来抓捕他的,被自己心中的懦弱给吓疯了,也开始彻夜逃亡,准备带着500美元逃离到另一个城市生活。
而在这个圣诞夜剩余的时间中,经过各种离奇的巧合、荒诞的误会。最后,那枚无价的红宝石,在肥皂失手、三罪犯与贝肯两败俱伤、警察不顾宝石继续追赶肥皂之中……竟落到了莱瑞的手里。
只是,胆小如鼠的莱瑞害怕宝石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将宝石随手丢在了路边,趁着风雪逃离了纽约…心中唯一的遗憾是没能送出一份圣诞礼物给珍妮。
而这一夜,珍妮一家因为拖欠了三个月房租,终于被赶出公寓,游荡在街道上乞讨。珍妮的父母见到了那枚被莱瑞丢弃在路边的红宝石,哈哈大笑着认为这只是劣质的塑料玩具,肯定不是新闻中的那枚红宝石,否则怎么会被人丢弃在路边?
他们将宝石丢给珍妮——嘿,拿着礼物,再也别唠叨圣诞节了——他们对珍妮这么说着。珍妮小小的、脏兮兮的手抓着大大的、漂亮的宝石,收获了从小到大的第一份、也是最珍贵的圣诞节礼物。她将会珍惜这个廉价,却弥足珍贵的礼物,她知道以后将不会有人再送她礼物,这是她的最后的圣诞节。
【……珍妮低着头,清澈的目光中倒影着宝石的瑰丽,轻轻笑了。她知道以后将不会有人再送她礼物,这是她的最后的圣诞节。】
普佐的家中,在普佐闹哄哄的兄弟姊妹的嘈杂声中。
恩尼认真地阅读完了这部《最后的圣诞节》。
“写得怎么样?”普佐有些紧张。
“很好,相当精彩的一部小说,”恩尼点着头,依然有些沉浸在小说带来的情绪余震中。
他组织了下言语,接着说:“这部小说在悬念塑造、情节张力上堪称完美。各个人物视角的衔接也很流畅,基本掌握了多线式剧情的写作精髓。
唯一就是有的地方有些详略不得当,还可以再进行精简。但这么复杂的剧情,你能浑然天成的架构完成,并表达出故事思想,相当了不起。”
听到恩尼的评价,普佐心中大石落地,松了口气。
其实,他最怕的倒不是小说写得差劲,而是害怕写砸了恩尼提供给他的故事架构——最开始普佐打算落笔这部小说的时候,苦恼于无法合适的处理脑海中的复杂剧情,让他完整塑造出每个角色,于是请教了恩尼。
恩尼就依照着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提出了这种“网状结构”的多线叙事方式,以肥皂、贝肯、三罪犯、警察与莱瑞这四条核心故事线,不断产生意外交集的方式,将复杂故事构架成了一个情节张力十足的完美闭环。
而以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来处理故事,不仅能让复杂故事表达完整,还能削弱塑造角色的难度,同时也能放大戏剧冲突,并在结尾进行“闭环收束”时,带来极致爽感,观众就会意识到“前面所有铺垫都是有意义的”,冲击力相当强烈。
与此同时,这种“黑色幽默”的解谜故事风格,也是深化主题思想的一种绝佳方式,让观众能更加从故事中感受到“人性的荒诞”。
其实,在恩尼提出这种“网状结构”叙事,与“黑色幽默”风格时,普佐也是惊为天人。
毕竟……「黑色幽默」这个风格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安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