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彼得拉舍夫斯基 (2/4)
说如此轻易地就被打倒,依旧有很多人出于往日里的习惯拿起了它。
但是米哈伊尔他们确实不太在乎这一点,毕竟他们才刚刚接手《现代人》,能有一个还不错的销量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东西,还是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而看着放在货架上的那些杂志飞快消失,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不由得露出了振奋的笑容,就连米哈伊尔都被他们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开口道:“不然我们去吃点东西庆祝一下吧?”
“为什么不去喝点伏特加呢米哈伊尔?”涅克拉索夫有些激动地道:“这样的日子就应该好好喝一杯来庆祝一下!”
米哈伊尔:“?”
大早上的喝这个?
顺带一提,虽然伏特加听起来颇具现代感,但早在十五世纪,伊凡三世就确定了俄国人爱喝的这种白酒的国家垄断权,在1553年,伊凡雷帝在莫斯科开了第一家伏特加酒馆,获得了高额利润。19世纪则是伏特加占领国际市场的一个巩固的世纪。
值得一提的是,伊凡雷帝有一个小爱好,那就是经常召开宴会,并且常常让人记下喝醉的贵族们所说的话。第二天他会拿着那些话去质问那些宿醉刚醒的马屁精。
而他的这种做法后来就被一位写诗写得很不错的格鲁吉亚人给完美继承了下来,参加他的酒宴的人往往是丑态百出,在这其中,一位后来酷爱玉米的贫农的儿子,甚至到了喝到失禁的程度。
虽然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俄国人钟爱这种烈酒,但米哈伊尔确实不太行,他充其量也就能喝上一点葡萄酒,更别说还是大早上了。
总之,在米哈伊尔的坚持下,三人最终还是来到了一家咖啡馆,一方面再观察观察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还能喝点东西吃点东西。
结果几人刚刚落座没多久,米哈伊尔正要将一点面包送进口中,一个突然响起的声音顿时就将他手中的面包震落在桌子上:
“怎么没了?!上帝啊!他怎么好意思才连载这么一点东西的?”
本以为只是孤例,结果很快就有人响应:
“是《现代人》上面的那部长篇吗?要我说怎么会有连载这种形式?既然写了干脆就一下子全部放上来!这么点内容又够谁看呢?”
“这部作品跟他之前的那些短篇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之前的短篇简洁有力,那么这次的无疑细腻了很多,不过目前看起来感觉还不错,我确实很想知道接下来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展开。”
“我准备向这家杂志写信了,看看这部长篇接下来到底会以怎样的篇幅连载,每一期要是太短的话我可不乐意,我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那还写什么信?直接去他们杂志办公的地方问问看不就好了?我知道他们杂志办公的地址,你们听我详细跟你们说说”
“原来在这里,懂了!”
“我本来就没什么耐心,况且这个故事是真让人火大,一位公爵,他拥有那样的头衔又有着那样的财富,为何就是要跟一位忠诚善良的管家过不去?”
“所以那位死了之后无人问津的老人又跟故事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听着这些谈论声,本来还谈笑自若的米哈伊尔不自觉地往座椅的里面去了去,头也微微低了一点,之前认识他的人可能还很少,但自打在办公室接待了很多人后,那么米哈伊尔被人认出的概率真的已经大大增加。
毕竟圣彼得堡也就这么大,而供那些爱好文学艺术的年轻人们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