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两级反转与两万英镑 (2/4)
就对那位俄国作家的作品很是欣赏,于是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大仲马才乐得帮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打开巴黎通俗市场的门路。
而在同屠格涅夫交流这部前半部分非常新颖和精彩的的时候,大仲马也是好奇的问道:
“其实我很想知道写这部的先生是如何来定义他的的,单单只说这部是幻想似乎有点不太妥当,毕竟我在详细考虑了书中的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发现非常具有可行性。所以是否有一个更加合适的称呼?”
“米哈伊尔将这样的称为科幻。”
听到这个问题的屠格涅夫回道:“他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许多多我们原本以为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而作家们也完全可以根据这样的进步,对未来进行一定的预言和描绘。当然,也能够写成非常精彩的故事。”
“科幻.”
稍微琢磨了一下这个似乎有点陌生的词语,过了好一会儿大仲马才回过神来,然后便忍不住说道:“这听起来几乎是一个崭新的类型了!他是在写完了之后才总结出来的吗?”
“并不是,米哈伊尔他在写之前就已经想好这个崭新的概念了。”
“那他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经过了非常艰难的思索吧?”
“似乎只是在参加某个宴会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大仲马:“?”
宴会竟然还有这种促进作用?
就这样,大仲马颇为好奇的打听了好一会儿关于那个年轻作家的消息,只是从屠格涅夫这里听到的越多,他的好奇心反而是越来越旺盛,甚至说都想跟这位年轻人见上一面了。
这件事想必接下来是有机会的,毕竟从他想在巴黎连载这一举动来看,他之后大概率是想在巴黎发展的,到时候真要好好看看那位年轻人才行了.
一念至此,大仲马就没有再过多浪费屠格涅夫的时间,毕竟对于对方来说,现在赶紧找上几家合适的杂志商讨一下稿酬到底多少钱一行字才是。
过是一定会过多的,只能能够稍稍看一下,便足以发现这部的精彩之处,但具体能拿到多少法郎一行,大仲马觉得应该不会太高,毕竟这可真的是一位新的不能再新的长篇作家了。
于是很快,大仲马暂停了同屠格涅夫的对话,而周遭的很多人见此,那也是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针对这种情况,屠格涅夫自然就是该装的时候就装一下,一扫前几天的压抑与不快,与此同时该谈的肯定还是要谈一下,看看巴黎的这些杂志究竟能给出怎样的价格。
这样的话肯定还是先得给这些编辑一定的时间来看看米哈伊尔这部长篇的部分内容,接着才是正式谈价格。
就这样在经过了第一轮筛选后,等到在大仲马家的这次聚会结束后,屠格涅夫也是已经将的部分内容交给了好几位编辑,而在这其中,《世纪报》的编辑吉拉丹无疑也拿到了一份。
不过拿到归拿到,在大仲马的这次经历对他来说简直跟见鬼了一样,毕竟在此之前,他同样是连看这位新人的作品都懒得看,如今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倒是要让他主动上前跟对方索要稿子了.
但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很快就审核起了这部,而当真正的开始后,内容先不说,光是《八十天环游世界》这个名就让吉拉丹愣了好一会儿,要多久才能环游这个庞大的世界一圈?真的仅仅只需要八十天?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吸引到不少读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