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我在俄国说鸡汤语录那些年 (2/4)
。
5月24日,美国发明家萨缪尔·摩尔斯站在一台复杂的电报机前,满怀期待地按下了发送按钮,向65公里之外的巴尔的摩城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这标志着人类沟通的方式已经迎来了划时代的革命。
当然,这部米哈伊尔在不少地方都是要好好修改一番的,毕竟时代虽然接近,但诸如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跨美洲铁路的建成等诸多大事件都还未发生,那么米哈伊尔应该是要在当中以一种假设性的前提进行演绎。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八十天环游世界》,或许是要更科幻一些。
除此之外,键政的部分也是大有可为,虽然不确定以后会不会去大英避避风头,但在此之前,米哈伊尔还是挺想掀掀大英的底裤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事到如今,米哈伊尔倒是也已经有了一些写作能力了,至少写写通俗故事大概是没什么问题,要是再加上后世各种各样的阅读经验,某种程度上也能独立连载一些东西了。
之后试着独立写写通俗故事倒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不得不说,想要走向真正的文学,米哈伊尔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毕竟真正的文学往往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很难说只靠一点先见之明就能跻身二流乃至一流作家之列。
举个例子的话,金庸的通俗武侠已经进入到了文学史当中,那么假如让一个人比金庸更早写武侠,他能写出金庸的味道乃至超越金庸的地位吗?
故事上或许可能超出,但在语言、文字的气质和用词遣句这一块.
至于超一流的作家,那就更是几乎无法复制了。
那么言归正传,米哈伊尔在确定连载这部科幻之后,除却要继续结合如今这个时代的各种资料进行修改以外,也是提前将这部的名字告诉了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
对于在巴黎的事业,米哈伊尔也有不小的展望。
目前只是先连载连载作品,等到时机成熟并且站稳了脚跟以后,或许也能想想在巴黎开一家出版社的事情。
米哈伊尔这么想的时候,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在听到米哈伊尔这部新的长篇的名字后,却是惊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别林斯基才难掩惊讶地开口道:“米哈伊尔,八十天环游世界?这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了?即便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比起之前的时代已经要快了太多太多,但八十天?很难让人相信这具有足够的可行性。
这便是你说的科幻吗?倒是更像奥多耶夫斯基公爵的那部幻想未来的。”
看到别林斯基惊讶的样子,米哈伊尔觉得倒是也正常,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地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庞然大物。
寄出去一封信,另一个人都可能需要三五天才能收到,那么八十天环游地球又怎么可能不会让别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倒是听到过类似的说法,据有些乐观的发明家和科学家所言,许多原本根本扯不到一块去的地方,也迟早是要被火车和轮船连接在一起的。”
对于这个名字,见识要更广播一点的屠格涅夫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在不否认这种设想的同时,也也是开口称赞道:“仅仅是这个名字,我相信就足以吸引到很多读者了。就是听起来似乎需要很广博的地理知识,这也就难怪米哈伊尔你会让我从巴黎为你带一些地理书籍了。
只是这样的话,时间上真的来得及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