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我问道于孔圣,孔丘则问道于我 (5/6)
;孔仲尼走入,周牧瞧去,运起望气的手段,见万丈霞光,遮天蔽日。
便连洛阳城中,那周天子如日中天的气数,相比起来都微渺至极,如蚍蜉之比于青天。
“孔丘,孔仲尼,见过老聃。”
孔子一丝不苟的行礼,丝毫没有证道大罗之架势,行为举止之间,甚至还带着浓浓的敬意。
“这是我第二次,也是第四次见到老先生。”他如是说道。
周牧凝视着这位后来的孔圣人,这位后来但已贯穿古今的孔圣人,
他肃穆起身,还了一礼,而后端坐下。
周牧笑道:
“我受你一礼,是因为我是李耳,我还你一礼,是因为你是孔丘,而我,还不是李耳。”
对于孔丘,周牧是抱着莫大的敬意的,这是一位真正的人族往圣,开儒学之先河,扬礼仪,宣仁义。
柏矩听的迷迷糊糊,这两人,都在打什么机锋呢?
第二次见,第四见,受一礼,还一礼.
他听不明白。
顿了顿,周牧轻声道:
“圣人临此,是来问人,还是来问道?”
“在老先生面前,不敢称圣人。”
孔丘与周牧相对而坐,柏矩奉来两杯茶,旋而恭恭敬敬的跪坐在一旁,垂下头颅。
孔丘笑道:
“我这一段岁月,是第二次见先生,上一次,是我十七岁之年,曾经问礼于先生,想来,先生是不记得了。”
周牧点了点头,那时孔丘所见的,是太上。
孔丘继续道:
“而在拢共的岁月里,我是第四次见先生,我不知先生为何人,不知先生是哪一路通天彻地者,但既先生做了老聃,我便想要来敬问一二。”
周牧拱手:
“在孔仲尼面前,我还称不得先生,更称不得通天彻地。”
顿了顿,他看向一旁跪坐的柏矩,温声道:
“柏矩,且去备一备餐食。”
“是,老师。”柏矩心下了然,连忙退出了守藏室,闭上了门。
周牧此时看向孔丘,笑着道:
“孔圣人观我,应当已知我虚实才是,我如今,可当不得孔圣人先生之称。”
却不想,孔丘却摇了摇头:
“观不见。”
顿了顿,他继续道:
“我瞧先生,见一德行比拟天人者,见一体魄不可思议者,见一法力全无者。”
“更见一位通天彻底之影,似看见那太阴与太阳,看见七十二色霞光如梦似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