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转移 (2/3)
赵括并没有多做解释,因为在他眼里这些将军此刻的作用更多是工具人的功能。
“诸将听令!”
“明天,我将亲率20万大军,南下丹水前往河内郡,届时高平、李洪、张武、孙瑾四位将军跟我一起,剩下的诸位则在大粮山隘口,修筑工事,静待时机。”
“请问时机是什么时候?”一位将领问道。
赵括摇了摇头,没有解答而是命令道:“我明天只带3天的军粮,剩下的粮草都交给你们,你们只需守住隘口,保存实力即可,即使秦军路过也不要去进攻,明白吗?”
“这......”剩下几个将军面面相觑。
“你们遵令即可!”
“喏!”
这时,一个将领忍不住问道:“将军为何一定要去往河内郡?那里虽然富庶,但是属于秦国的范围,我军进入势必困难重重。”
赵括摇了摇头,“有困难又怎么样,那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人,他关系到我们这次长平之战是否能最终成功的关键。”
“好了,到此为止吧,诸位将军开始行动吧!”
“喏!”
第二天一早,赵括便率领大军向着河内郡的方向出发。
此次,他把全军能力最强的斥候全都带上了,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绘制最准确的地图,其他都是次要的。
随着斥候的行动,赵军所到之处的地图也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了赵括手中。
凭借着“纸上观兵”能力,赵军几乎在不惊动秦兵的情况下就顺利地跳出了秦军的包围圈,然后渡过丹水河,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赵军便来到了的秦国的河内郡。
河内郡北部的共县几乎在守将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便被赵军攻破。
此时,整个河内郡大震,谁也没想到赵军会从长平直接来到这里,此刻整个秦国朝野都还以为赵军正被秦军牢牢围困在长平呢。
赵括并没有多留,他率领赵军在共县稍作停留,补充完粮草后便向着南边的武德县进发。
由于赵军大部分为骑兵,所以在河内郡的进兵速度极为迅速,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武德县,虽然县官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是赵军凭借巨大的兵力优势,很快击溃了守军,占领了武德县。
“下一个就是怀县了,秦昭王你还在吗?”
是的,赵括千里奔袭的最终目标就是这位堪称名君的秦王,因为他知道这位秦王此刻应该还在河内郡,为长平之战召集士兵。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是实在太多了,即便不是灭国之战也相差无几,这位雄才大略的秦王正想尽办法为秦国增加一分成功的砝码。
其实原本这位秦昭王应该早就离开了,但是因为长平战场上,赵括频繁地调兵遣将,令秦军损失不小,因此他又多停留了一段时间,继续召集士兵。
此刻,这位正在怀县的做后勤工作的秦昭王,听到赵军快要打过来的时候,顿时有些懵了。
赵军不是还在长平吗?怎么突然跑到大后方来了,他心爱的白起将军呢,叛变了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