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花田时(续三十) (1/2)
四年级开学那天,小满的罗盘多了片“新伙伴”——淡红色的火星草莓叶,叶脉里裹着细碎的橙红光,是苏晴从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种子压成的。陈爷爷用竹丝在叶片边缘编了圈星轨纹,说这是“星际光锚”:“等它亮起来,光带就能顺着星轨找更远的地方,比如火星上的光植物。”
书包里还躺着个新光罐,是朵朵暑假里和爸爸一起烧的。罐身刻着蒲公英和草莓的图案,罐口嵌了圈夜光石,哪怕没装光,也会泛着柔和的银辉。“我试过了,它能装‘星轨光’!”朵朵早上在田埂上递光罐时,罐子里已经飘着几缕银蓝色的光,是她们上个月在草原看银河时收集的。
刚走到校门口,罗盘突然“嗡”地振了下。火星草莓叶亮得发烫,指针顺着橙红光往东边偏——那是城郊天文台的方向。路过老槐树时,树洞里突然飘出道绿光,缠上罗盘的马齿苋叶,盘面瞬间映出幅小画面:天文台的屋顶上,架着台银色望远镜,镜头前飘着群星光蝴蝶,翅膀上的光正往花田的方向牵细线。
“光带能连到望远镜里?”小满攥着罗盘往东边跑,书包里的新观测手册也跟着发光——这本手册封面印着火星表面的红色沙丘,封面上的小斑马多了个“装备”:脖子上挂着迷你望远镜,鬃毛里沾着火星草莓的红光,正对着天空晃脑袋。
到天文台门口时,竟撞见个穿蓝色外套的男生,手里举着个铜制罗盘,盘面上刻着北斗七星的纹路。见小满的竹编罗盘在发光,男生眼睛亮了:“你也有‘光引罗盘’?我叫阿星,我爷爷是天文台的管理员,说这罗盘能找星轨光带。”
他把铜罗盘凑过来,两道光突然从两个罗盘里涌出来——竹编罗盘的火星红光,铜罗盘的星轨银光,缠在一起变成金红色的光带,顺着天文台的台阶往上爬。小满和阿星跟着光带跑,朵朵举着新光罐跟在后面,罐口的夜光石“叮”地响了声,光带里的星光蝴蝶突然飞进来几只,翅膀一振,罐壁上就映出了火星的画面:红色沙丘上,长着几株发光的草莓,果实是淡红色的,叶子上沾着星屑。
“原来火星上真的有光草莓!”朵朵踮着脚看光罐,阿星突然指着望远镜:“你们看!”望远镜的镜头正对着火星,镜头里飘出道红光,和罗盘的光带连在一起——光带里竟飘着颗火星草莓的幼苗,叶子上的光和小满罗盘里的新叶一模一样。
这时小满的口袋里传来苏晴的声音,是藏在罗盘里的微型通讯器:“小满,火星探测器拍到了发光草莓!要是光带能连到火星,咱们就能把地球的蒲公英光送过去,让火星也长会飘绒毛的植物啦。”
声音刚落,阿星的铜罗盘突然转得飞快,盘面上的北斗七星亮起来,和小满的竹编罗盘扣在一起。两道光带瞬间变宽,金红色的光裹着星光蝴蝶往天上飘,一直飘到望远镜的镜头里——透过镜头,能看到火星的沙丘上,那道光带正落在光草莓的叶子上,叶子瞬间亮了三倍,还往地球的方向牵了道更粗的光。
“光带连到火星啦!”小满掏出竹编盒子,里面的火星草莓叶突然飘出来,顺着光带往天上飞,落在光带中间,变成了个小小的“光驿站”。阿星也掏出个银色小盒子,里面装着天文台的星轨光,倒进去后,驿站竟长出了片迷你草莓叶,能暂时存住来往的光。
傍晚回花田时,队伍又多了个人——阿星抱着铜罗盘,说要加入“光带探索小队”。陈爷爷早就举着七个新竹盒在早餐车旁等,每个盒子上都刻着火星草莓的图案:“这是‘星际光仓’,能存星球光,晚上打开,就能看到火星草莓的生长画面。”
王师傅端出的“火星草莓酥”冒着橙红光,酥皮咬开时,嘴里会飘出点红色光屑,像把火星的沙子吃进了嘴里。“苏晴说火星草莓是酸甜的,我照着这味道调的馅!”王师傅笑着递酥饼,阿星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和我在望远镜里看到的光草莓味道好像!”
苏晴坐在田埂上翻新日记,把火星草莓叶贴在纸上,叶尖的红光顺着笔尖爬,写出行字:“四年级的光带,是跨星球的邮差。它能送地球的蒲公英光去火星,能把火星的草莓光带回来,也能把不同地方的小朋友,连进同一片发光的花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