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星光落叶与流动的暖 (2/8)
改造,暖心角得临时搬迁。她在白板上列“紧急预案”时,老周突然举起满是照片的相册:“还记得暴雨夜咱们怎么凑灯光的吗?这次咱们也能把家‘搬’走!”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孙哥把保温桶擦得锃亮,里面装着新熬的桂圆姜枣茶,“天冷了,喝这个暖;”李奶奶把织好的毛线暖手宝挂在轮椅扶手上,每个上面都绣着住户的门牌号,“大家找东西方便;”男孩和小宇抱着积木桶,“咱们把大桥拆了,搬到新地方再搭,肯定比以前更稳!”
市政工人拆雨棚的那天清晨,街心花园里的帐篷已经支好了。老周在帐篷内壁贴满了照片,用红绳串起大家写的祝福纸条,风一吹,纸条“沙沙”响,像秋日的落叶声;王师傅用剩下的木块,在帐篷门口搭了个小牌子,上面刻着“流动暖心角”,旁边还挂着孩子们做的落叶书签。
施工的机器声有点吵,男孩突然爬上石桌,举起用落叶做的小喇叭:“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他翻开《小熊的温暖小屋》,书页里的枫叶书签刚好落在“小熊搬家”那一页,“小熊把星星装进罐子里,带到新家里,咱们也把小太阳装进帐篷里,走到哪儿,暖到哪儿……”
帐篷外的机器声突然轻了——市政队的刘师傅调低了音量,还探进头来:“小朋友,你讲得真好,能给我留个落叶书签吗?我女儿最爱手工,上次她还问我,公交站旁的暖心角什么时候能再开。”男孩立刻跳下石桌,挑了个带荧光贴纸的书签递过去:“这个给你!上面的小太阳会发光,晚上看也亮!”
刘师傅接过书签,小心地夹在工作手册里:“谢谢!等公交站改造好,咱们给暖心角留块最好的地方,还能装个小书架,放你们的绘本!”大家听了都笑了,孙哥递过去一杯桂圆姜枣茶:“刘师傅,喝口暖的,辛苦你们了!”
暮色降临时,流动暖心角的灯亮了。小彩灯绕在帐篷上,孩子们的落叶书签挂在灯旁,荧光贴纸在夜里闪着柔和的光;李奶奶教小夏织的毛线穗子,挂在绘本架上,风一吹,轻轻晃;孙哥的保温桶里,姜枣茶还冒着热气,甜香飘满了整个花园。
苏晴掏出手机,拍了张帐篷里的照片——大家围坐在炭火盆旁,吃着剩下的烤红薯,男孩正给刘师傅讲积木桥的故事,小夏帮李奶奶整理毛线筐。她发在朋友圈里,配文:“秋日的风会吹走落叶,却吹不走凑在一起的暖——流动的是帐篷,不变的是咱们的太阳。”
评论区里,刘师傅留言:“新公交站会留个‘暖心角专属区’,咱们一起设计!”小夏也发了张照片——是她刚给爸妈写的信,信封上贴着片银杏叶,旁边还夹着李奶奶教她织的毛线穗子,配文:“今天,我把暖心角的光,寄给了远方的家。”
苏晴看着留言,抬头时,看见小夏正教男孩用手机拍落叶,李奶奶坐在旁边,手里织着新的毛线暖手宝,孙哥和王师傅在商量,怎么给新公交站的暖心角做个木招牌。风裹着桂花的香气吹过来,她忽然觉得,秋日的暖心角,比夏天更暖——因为每片落叶都藏着心意,每一次搬迁都藏着联结,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束想递给别人的光。
而这条街的故事,还在继续。等公交站改造好,他们会把落叶书签挂在新书架上,把手工小房子摆在展示区,把大家的照片贴满整面墙;等冬天来了,他们会围在暖炉旁烤红薯、织围巾,把小太阳挂件挂在帐篷上,让雪天也有暖光。
毕竟,只要有人愿意递出手中的光,这条街的太阳,就永远不会暗。 秋日的晨光刚洒进帐篷,孙哥的三轮车就“吱呀”停在门口,车斗里的保温桶比平时沉了两倍——里面是熬了三个小时的八宝粥,红豆、莲子、桂圆都炖得软烂,“张阿姨说孩子感冒没胃口,我多熬了点,给孩子带回去当早饭。”他刚掀开桶盖,甜香就飘进帐篷,张阿姨正好抱着孩子过来,孩子裹着厚外套,小脸蛋还泛着红,“昨天多亏你们送的姜枣茶,孩子夜里不咳嗽了,今天听见粥香,非要来暖心角。”
李奶奶立刻从轮椅车斗里拿出个毛线小枕头,上面绣着只小兔子:“这是给孩子缝的,枕着软和,能少闹点。”说着又摸出袋晒干的陈皮,“泡在粥里,孩子喝着开胃,我昨天特意翻出来的,晒了一夏天,甜丝丝的。”张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