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6/9)
小熊的温暖小屋》:“从前有只小熊,它在森林里建了个小屋,每天都邀请小动物来做客,给它们煮热汤、读故事……”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最小的那个还凑到跟前,指着绘本上的小熊问:“小熊的小屋有暖炉吗?像咱们暖心角这样的?”林晓笑着点头,举起李奶奶织的小熊挂件:“你看,这只小熊也有暖炉,就像咱们有孙叔叔的绿豆粥、张爷爷的酸梅汤,还有王叔叔装的小彩灯。”
老周的拍立得“咔”地响了,镜头里,林晓举着小熊挂件,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李奶奶坐在轮椅上,手里捏着没织完的毛线,嘴角带着笑;孙哥和张叔站在旁边,正帮孩子们分绿豆粥,酸梅汤的凉气混着粥香,飘满整个空间。
分享会结束后,苏晴给每个孩子发了小奖品,男孩因为听得最认真,拿到了最后一个小熊挂件。“我要把它挂在积木桥上!”他举着挂件跑向积木区,其他孩子也跟着围过去,有的帮他递积木,有的帮他挂挂件,不一会儿,积木桥上就多了个抱着太阳的小熊,在阳光下晃来晃去。
王师傅蹲在书架旁,帮苏晴把孩子们带来的旧绘本摆上去,每本都套上李奶奶缝的书套,有的是浅蓝色,有的是浅粉色,边缘还绣着小小的太阳纹。“这样绘本区就更像样了。”他摸着书架上的小彩灯,“晚上把灯打开,这些绘本就像躺在暖炉边一样。”
临近中午,大家坐在折叠桌旁,喝着绿豆粥和酸梅汤,吃着孩子带来的小饼干。林晓咬了口饼干,对李奶奶说:“下次分享会,我想讲《小太阳的故事》,就讲咱们暖心角的事,好不好?”李奶奶笑着点头,从车斗里拿出团毛线:“那我再织个小太阳挂件,给你当道具。”
孙哥擦了擦保温桶,对苏晴说:“下周天更热,我熬点银耳汤来,加冰糖,孩子们爱喝。”张叔也跟着说:“我进点西瓜,冰镇的,给大家当下午茶。”王师傅则拍了拍书架:“等周末,我再给书架装个小抽屉,放孩子们的小奖品,省得弄丢。”
苏晴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得发烫。老周把刚洗出来的照片递给她——照片里,孩子们围在林晓身边听故事,李奶奶的小熊挂件挂在绘本上,孙哥和张叔分着酸梅汤,王师傅蹲在书架旁整理绘本,阳光透过雨棚,在地上投出星星点点的光。
她把照片贴在白板“绘本分享会”那行字下面,掏出手机,给满是笑声的暖心角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太阳,有绘本的香、小熊的暖,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最亮的光,从来都是大家一起凑出来的,一点一点,慢慢亮,慢慢暖。”
评论区里,年轻妈妈留言:“下次分享会我也来帮忙,带孩子一起读故事!”邻居阿姨也说:“我家里有旧毛线,给李奶奶送过去,织更多小熊挂件!”苏晴笑着回复,抬头时,看见男孩举着小熊挂件,在积木桥上跑来跑去,阳光落在他身上,像裹了层金色的光。
晚风慢慢吹过来,暖心角的灯亮了,小彩灯在书架上闪着暖光,绘本上的书套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色,小熊挂件晃来晃去,像颗小小的星星。苏晴知道,这条街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周会有银耳汤和冰镇西瓜,下个月会有新的绘本和小熊挂件,明年会有更多孩子来听故事,更多邻居来帮忙。
毕竟,这束由星光凑成的太阳,从来不会暗。它会在每个清晨,随着孙哥的三轮车一起到来;在每个午后,伴着孩子们的笑声亮起来;在每个夜晚,借着暖心角的灯,暖着整条街的人。而这条街的人,也会带着新的星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这束太阳,凑得更亮,更暖。清晨的风还带着点凉意,苏晴和林晓已经在暖心角摆开了折叠桌——今天是计划好的旧物置换日,桌上铺着张格子布,是林晓从家里带来的,边角还绣着小小的太阳纹。“咱们把绘本区的旧书也摆出来吧,”林晓蹲在地上整理纸箱,“上次有小朋友说想要故事书,刚好能换些他们用不上的小玩具。”
话音刚落,王师傅就推着辆小推车过来,车上装着螺丝刀、胶水和几块木板:“昨儿听你说旧物里有坏的玩具,我带了工具,能修的都给修修——孩子们拿到好的玩具,才开心。”他刚把工具摆好,就看见孙哥的三轮车“吱呀”停在门口,车斗里除了银耳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