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星辰的私语》 (2/3)
充满时间感与追忆意味的开头。
这本书,顾远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
第一条线是青春行动线,视角是高中时代的顾遥,也就是第一人称“我”。
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他从高一到高三,如何一步步收到信,从困惑到被吸引,再到依赖和震撼的心理过程。
而第二条线,则是成年回望线。
穿插在青春线之中,是成年后的“我”对往事的点评,反思和升华。
这个开篇与叙事结构,顾远仿照的是杜拉斯的《情人》。
那句被誉为文学史上最震撼的开篇之一。
说回本书,这句话是已成著名作家的成年顾遥所写的。
他开始讲述回忆。
他高一时,年少成名,是媒体追捧的天才作家。
但内心却偶尔感到无人共鸣的孤高。
某天,他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署名“望星者”。
一开始,信里的内容很常见,无非就是一些关心的话语。
譬如他在演讲时表现出的疲惫,譬如他在学校面对同学时流露出的不合群。
顾遥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位普通粉丝的来信,顶多这个粉丝离自己近一些罢了。
【我那时当然不会知道,这个署名会在未来,成为我文学世界里的唯一坐标。】
回望线的“我”恰到好处的透露了一些信息。
这给读者制造了一种温柔的悬念。
即读者知道结果是美好的,但不知道过程如何发生。
匿名信开始不定期地寄来,信的内容也是聚焦于对公共事件,共同经历的见解。
而没有涉及他的隐私和生活细节。
随着一封封信开始寄来,信中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望星者”在信中从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我努力奔跑,不是为了抵达你的位置。我只是希望,当你的目光偶尔掠过地平线时,能看见一个同样在奔跑的身影。】
【我们之间好像隔着一片海。你在对岸建造宫殿,而我在此处,才刚刚学会如何造一艘能下水的小船。】
初期,她是在仰望顾遥的。
但同时,她总能精准看穿顾遥的内心,并且记录着连顾遥自己都没发现的细节。
【我读着她的信,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被一个温暖的影子拥抱着。】
而信的事件内容,顾远融合化用了自己与许星眠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当然也会有虚构的情节。
比如说在“我”最困顿的时刻,是她的某一句话,成为了顾遥破局的关键。
渐渐地,“望星者”彻底开始了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