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明镜法师 (2/3)
诚拍着胸脯,“院里都知道我们俩挣了两臭钱,就算我们做贡献……呵呵……”
得,这贡献可大了去了。
“诚子,浔子,你们可帮我大忙了,”林兆华一手一位,“晚上别回家了,一会晚上吃羊肉饺子去……”
……
久违的上海之行,终于开始了。
江浔,杨哲,丁志诚,蒋欢欢,自打火车从北平城出来,四人的笑声就没断过。
“浔子,你对股票感兴趣吗?”火车进站了,丁志诚突然抛出这样一個话题。
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孔雀厅正式挂牌成立……
也就是这一年,深圳证交所与上海证交所先后挂牌,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独有的“双市格局”。
两地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带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发展,中国老百姓在经过对股票这一事物的短暂“恐惧”之后,瞬间迸发出集体的狂热,投资意识也从这时候开始出现。
“知道一些……你不研究国库券,研究上股票了?”江浔看着窗外的上海。
这个城市,是自己的福地。
当然,他知道,上交所成立,由于股票严重供不应求,所有股票基本上是无量空涨,大家都买不到。
后来,为缓解供求关系,上海发行一些新股,每次都引起排长队,但还是人山人海。
并且,由于股票数量过少导致了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
“现在,深圳和上海的股票市场就一个字,火!”丁志诚道,“那我们去上交所看看去?”
“看看去。”蒋欢欢马上道。
“行啊,我没意见。”江浔看看杨哲,杨哲笑了,他没意见就是自己没意见。
上交所,人山人海。
自从取消了股票交易价格的限制,所有的股票那是全面爆涨,买股票,都跟疯了一样似的。
“我们上海,有人把生意停下来,所有的资金都压在股票上,这一进一出挣的钱,可比作生意强多了……”
找到一位上海宁,江浔就打听了一句,丁志诚立马提起了兴趣。
干脆,黄浦江不去了,城隍庙也不逛了,买股票去啊。
可是,江浔心里惦记着事呢,他还要找谢晋导演。
谢晋导演对于江浔的到来很是高兴,立马拉着江浔喝酒,畅聊电影。
“江浔,你怎么看待这个本子?”上影厂招待所里,两人相对而坐,几样小菜,两瓶老酒。
这酒喝得有滋味。
嗯,谢晋被誉为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人,从《红色娘子军》到《牧马人》,再到《芙蓉镇》,他的电影总是在用写实手法来表达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的电影作品几乎都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都会面临到家国的选择,但最终电影的主人公们都做出了最为理想主义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