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户口 (3/4)
> 也就是说。
目前高羽手下就是一千玄甲军搭配五府,也就是五千人的府兵。
而配给府兵的部曲,一个府兵配三户部曲,部曲也都是此前抓来的流民以及此前世家、豪强们的隐户人口,至于永业田和口分田的比例。
经过高羽跟崔暹等人的商议后,还是永业田要低于口分田。
越高的职级,便能分到更高额度的永业田。
不能一上来就给的太多。
这样能够极大减缓随着府兵数量提升,而手中无田可分的尴尬情况,也能激励士卒们奋勇杀敌,建立功勋。
“这是好事。”
高羽笑道,“今年可以继续扩充府兵的数量。”
对应的勋官体系,高羽倒是有在商量,但却也没有急着提上议程。
眼下又无战乱,待到乱起来后,再提出这一套专门给武夫设计的升职路线,亦可激励其奋勇杀敌。
仅有少部分府兵因为地力贫瘠和没有分到足额田地才需要天策府补发粮食,就证明目前府兵可以自循环。
“先在南青州设立折冲府。”
南青州算得上是地广人稀,因为此前南青州是前线,但随着徐州被大魏拿回来后,南青州就不再是对抗南朝的第一线。
此前经历战火洗礼。
人口稀少,地却很多。
对高羽而言简直就是一块宝地。
那边没什么世家,多为豪强,软柿子罢了。
“徐州也可以先去摸一下大概的情况,兖州也摸一摸情况,但不要有进一步的行动。”
徐州的阻力注定不会太大。
虽说上一次北伐大败而归后,南梁在边境安稳了许久,但徐州终究是对抗南梁的第一线。
那边的豪强、世家有着强烈的‘自保’意愿,高羽便可以做的稍微过分一点,让他们吐出来更多的利益。
兖州的话,只能徐徐图之。
高羽也不着急。
只要在青州打好了根基,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提升,有着成熟的经验和管理体系在,后续的动作就会加快许多。
“将军……”
杨愔迟疑片刻后提醒道,“此前将军去南青州清查人口就已经招致非议,还是先请示陛下吧?”
“陛下虽然只让我都督徐、兖、青三州之事,然我是陛下敕封的东道大行台,不必计较小人之言,我自会上表向陛下言明实情。”
“是。”
高羽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还有,此前我所说的,开设学校,招收府户适龄孩童入学。”
“将军……此事耗费甚大,需从长计议。”
“可以先只在东阳城近郊推广,我会拨付一笔钱财到天策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