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糖龙 (2/3)
的木质屏风当门而立,屏下仅设一桌一椅。
椅上端坐一位老者,须发斑白却双目炯炯,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身着吴记川饭独一无二的“工作服”。
风炉里腾起细小的火苗,锅中的糖液起泡粘稠,丝丝甜气随着热气扑鼻,王蘅禁不住咽口唾沫。
吴振华早已摆足架势。
本朝的名人中他最熟的是苏轼和包拯,他对王安石的了解基本来自孙儿的课本。
吴铭上学那会儿,学校离爷爷家近,因此便在爷爷家住,在川味饭馆吃,平时背诵默写也由爷爷监督把关,爷孙俩还比赛谁背得快来着。
王安石的诗吴振华至今只记得一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几日听铭娃儿提及,才知道这位诗人竟然官至宰相!
了不得,从今天起,老子也是接待过宰相的人了!
目光扫过一家五口,指着转盘笑吟吟道:“诸位不妨试试手气。”
吴琼早留意到此盘,与关扑转盘形似,然其上所绘图案已换成十二生肖和各色禽兽,花花绿绿的煞是可爱。
虽不明老者用意,她仍依言上前,伸手一拨。
指针滴溜溜疾旋,数圈之后稳稳定在“鹿”上!
吴振华立时自锅中舀起一勺糖液,铜勺或倾或提、或顿或放,金灿灿的糖液如丝缕般泻落于石板,转眼间,灵动的鹿角昂然而出,继而鹿首、鹿身……
寥寥数息,一只扬蹄欲奔的糖鹿便跃然石板上!
旁观的五人豁然开朗,原是以沸糖作墨,依转盘上的图案即兴作画!
三个小孩看得目眩神迷,王蘅更是抻着脖颈,睁大眼睛一瞬不瞬,唯恐漏看半笔!
吴振华娴熟地黏签、铲起,拿蒲扇轻挥两记,递给吴琼:“祝巧!”
有前两日的经验,加之孙儿的纠正,他的措辞是越发地道了。
长幼有序,接下来该是姐姐王芷。
她早已按捺不住,指针一转起来,便在心里暗暗祷祝:凤!凤!凤!
指针飞旋、渐缓,最终落定,却是只憨态可掬的小兔子。
王芷难掩失望之色,张口想说些什么,却又抿上,自我宽慰道:也罢,兔子长耳白绒,倒也玲珑可爱。
终于轮到王蘅,她却不拨转盘,只仰着脸儿,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软糯糯地撒娇:“好阿翁!不画兔子不画鹿,独独给七娘画条大龙可好?我给阿翁背《百家姓》!”
吴振华哈哈笑起来,这小丫头真真讨喜,其实画什么对他来说无关紧要,龙凤不过多费些功夫罢了。
“好,阿翁便给你画条大龙!”
王蘅激动得险些蹦起来!
眼见阿翁“动笔”,连忙摇头晃脑背起书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双眼却死死盯着石板上蜿蜒游走的糖丝:啊呀!龙角生出来了!咦?这定是龙爪!
她心潮翻涌,《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