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赔个不是(二合一) (4/5)
慢慢聊,吃过了再说。”
陈易微微颔首,倒也不客气,起身就动筷,储意远见二人相处融洽,亦是如此。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醇厚的酒香飘荡在厢房内,三人面上都有醉意,语调也比先前狂放,彼此交谈也放得更开,美酒一物,只要喝醉,足以叫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倾吐半生不易。
酒液映着烛火,倒像浮着层油光。
储意远又大灌了一口酒,随后抱着肚子起身离席,吐上一吐,要去醒醒酒气。
话虽如此,其实是见陈易迟迟没有赔不是的迹象,储意远便琢磨,大抵是因自己在场,不好意思开口。
苏鸿涛朝陈易举盏,以长辈的亲近口吻道:“秦公子这几日可走过武昌,你看看这景色如何?”
“很新奇,很柔和,暖风熏得游人醉。”
“哈哈,比不得京城大气,不过到了上元时节,花灯满街,笙歌燕舞,稼轩公那一词青玉案也不过如此。”
“嗯,可惜湖广大乱,很多人都活不过上元节。”
这话大煞风景,苏鸿涛停了停,忽觉得有点奇怪,这话,是你这人能说的么?
想来是酒后失言,苏鸿涛心中暗笑一声,反贼果真是反贼,落到一言千金的官场上,只怕不知死几回了。
“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对,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元才子的《田家词》啊,不曾想公子诗书俱全。”苏鸿涛讶异道。
“拙荆所授,其实只有三两句,我也只有这点三脚猫功夫。”
苏鸿涛托酒摇晃,酒兴上涌,絮絮叨叨道:“元稹、元微之,早年品德不端,后来为官更有攀附权贵宦官之嫌,可那又如何,惩治不法、针砭时弊,位列中枢,官至尚书左丞,终是成了史书里的忠臣、贤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啊。”
陈易微微颔首,“案山公亦有清名,已胜过元稹。”
苏鸿涛一饮而尽,叹声道:“可我何日为元稹,做天子堂上臣?”
“不远了。”
“当真不远?”苏鸿涛性情浓烈,好似人要随风而去,入京登上天子明堂。
“我在湖广一路所见,应了一句诗。”
陈易笑了起来,这一回轮到他执起青瓷酒壶,为苏鸿涛斟酒,慢慢道: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苏鸿涛微微一滞。
不知陈易为何提及这种不合时宜的诗词,不过人之将死,其言如何狂妄悖逆,他苏鸿涛也容得下。
苏鸿涛宽容大笑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子莫要怪罪我治民不力。”
“嗯,那就先跟苏大人赔个不是。”
酒已满,
苏鸿涛举碗而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