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鹰愁涧 (1/3)
李岩一直没说话,吴元说的,他都懂。
但他想的,比吴元更深。
今天这一关,看似是李孝恭发难,实则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对他的一次联手敲打和试探。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李孝恭的抢人,是试他的器量。
李世民的赌约,是试他和他手下人的忠诚。
而李渊从头到尾的冷眼旁观,则是最高明的帝王术。
他通过了考验。
代价是锐百营暂时只是个空壳,但收获,却是无形的。
从今天起,李岩这个名字,才算真正进入了李唐最高权力核心的视野。
……
凉州大营的风,从不为任何人停留。
关于那支几乎全军覆没,却奇迹般归来的戌边队的故事。
在短短几天内,就传遍了整个军营,并且演化出无数个版本。
“听说了吗?南城门那个新来的队正李岩!”
“哪个?哦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一个人守住烽火台,杀了上百个突厥人的猛人?”
“何止上百个!我三舅姥爷家的二外甥就在城楼上当值,亲眼看见的!那家伙会法术!”
一个正在擦拭盔甲的士兵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
“法术?啥法术?”同伴立刻凑了过来。
“撒豆成兵!真的,就那么一小撮人,愣是守住了隘口,突厥人跟撞了鬼墙一样,冲过去一波死一波!还有人说,那李岩能口喷烈火,眼睛一瞪,突厥人的战马就吓得腿软!”
“真的假的?这么邪乎?”
“不然呢?就他们那十几号人,连像样的甲胄都没有,怎么可能挡住几百突厥骑兵?不是鬼神之说,根本没法解释!”
流言越传越神。
从智勇双全到天神下凡,从善于防守到布下迷魂阵。
李岩这个名字,像一块被投入湖面的石头。
在凉州军这个大池塘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纯属无稽之谈。
有人半信半疑,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更多的人,则是在繁重枯燥的军旅生涯中,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谈资。
他们宁愿相信这些传闻是真的,因为那样的故事,足够传奇,足够提振士气。
外界的风言风语,李岩充耳不闻。
他很清楚,当你的事迹无法用常理解释时,敬畏便会油然而生。
他真正在意的,是三天后下达到锐百营的那份调令。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