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和刘一民同志的二三事 (2/4)
用管了。
“要不骄不躁,创作是一件需要保持长久热情的事情,我相信,这本书只是你的第一本,接下来我还要看到第二本、第三本你明白吗?”
“明白,老师,我一定会努力!”
“你的思路很开阔,好好写。”
“赶紧让一民吃饭,到家了也不忘教育学生。”李玉如催促道。
翌日,曹禹的司机老史早早的接上刘一民来到《人民文艺》,崔道逸看完序后,向他保证,一定会让出版社尽早开印。
张广年的序也写好了,刘一民看完后看了一眼崔道逸,因为上面的署名也不是张广年一个人,而是还有一个名字——艾清。
“正好那天艾清先生在,老张就邀请他一块写了,现在看来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崔道逸笑着说道,邹获凡做的序后面缀了一大堆名字,崔道逸看的眼皮直跳。
“人多热闹!”
送走刘一民后,崔道逸沉思了许久,看了看张广年做的序,又看了看邹获凡的,总觉得上面缺一个名字,想了很久,终于想起来,缺了自己的名字。
曹禹给刘一民买的是软卧,这让他不用坐在木板凳上打瞌睡了。
“史叔,再见!”
刘一民提着东西走进了燕京站,广场上的风吹得他直打哆嗦,走进车站里面才好了许多。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在广播的通知下,刘一民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火车上,刘一民根据车票上的号找到了自己的床位,里面已经躺着了一名老同志,床上面放着黑色的公文包。
老头看到刘一民后,皱了皱眉头,一个年轻人怎么来坐软卧了?
这个年龄根本不可能到坐软卧的级别,厅局级的干部才有资格坐,要么是五十岁以上的处级干部,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首长的警卫人员和随从了。
刘一民身后也跟着一位老同志,长得胖乎乎的,他们在一个软卧厢里面。
刘一民躺到床上,来往的乘务员看到了,投来诧异的目光,接着就是查票,看到没问题才不解地离去。
“小伙子,你是哪个单位的?”躺在床上的老同志问道。
“我是燕大的!”
“燕大的老师?”
“学生!”
“嗯?”
刘一民没有继续再回答,等到吃饭的时候,刘一民前往餐车。躺在床上的老同志感叹道,一个年轻人怎么能买到卧铺票!
胖乎乎的老同志正在擦眼镜,冲着眼镜片上哈了一口气后,赶紧拿出手帕擦拭。戴上眼镜,瞥了他一眼说道:“别看他年轻,可是坐小轿车来的!”
“小轿车?”躺在床上的老同志立马起身,
“是啊,还是部级的配车!”
“部级……部……级”床上的老同志不断地琢磨道。
等刘一民回来,看到躺在床上的老同志也不躺了,而且坐在那里。
刘一民感到诧异,不过也没有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