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91章 家师曹禹 (1/4)

      70年代的琉璃厂既没有以前热闹,也没有后世繁华。里面的东西很多被打成了four旧,也就这几年,有的才开始慢慢开门。

    走进里面,既感觉不到以前的富贵气,也感觉不到文化气。老马滔滔不绝地向大家讲琉璃厂以前是干什么的,还有一些买卖上的名人轶事。

    谁捡漏了,谁家破落了卖字画被坑了等等……

    都是他拉车的时候听别人说的,就连吃饭那些道道也是,拉车的时候喜欢跟人闲聊,久而久之了,知道的也就多了。

    琉璃厂最热闹的地方是琉璃厂的旧书店,不过现在以内部书店的名义卖书。

    刘一民对古书也不懂,倒是没什么想入手的想法。转了一圈后,李聪仁买了一本历史方面的书,克俚福买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

    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6月到10月,在西北的所见所闻,该书出版后,曾在国际上受到震动。

    店员冲刘一民调侃道:“这几个老外的革命热情挺高涨的嘛!”

    见对方搭话,刘一民左右无聊,低声问道:“有没有老书?越老越好的?”

    “有倒是有,你买不了!”店员看了刘一民一眼,犹豫着说道。

    “不是我买,是这些老外买。咱们用不着的书,卖给这些洋鼻子挣外汇。”

    店员看了一眼刘一民,又看了一眼后面正在整理书架的老头,老头见状低声询问了一句后,看了一眼那些外国的留学生,对刘一民说道:“有一本旧书,不过虫咬一点,你要不要?”

    “不是我要,是这些老外!”

    老头也没搭话,只是说道:“你看看,让那些老外过来付钱就行,这玩意儿还是得留在咱们自己人手里。”

    刘一民看了看,也没看出来什么门道,书的名字叫《两汉策要》,老头告诉他三块钱一本,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从书库里面翻出来的,但绝对是个好东西。

    有人提过一嘴,说是什么像是“课本”。

    “课本?”刘一民暗自琢磨,应该是“刻本”的意思,要是真的话三块钱,也不贵,刘一民让李聪仁帮他付钱,万一真捡了漏了。

    路过一家书画店,刘一民又看上了一副画,说是张大千的。见刘一民想买,老马走到旁边跟人打起了招呼,原来他们以前认识,这店员解放前是个学徒。

    “我可给你说,一民是个作家,刘一民知道吗?他认识的懂画的多了去了,你要是骗他,不用他说话,只在报纸上提两句,你就吃不了兜着走。”

    老马这架势,像是对方说个“假”字,当场就要动手似的。

    “马爷,我能骗你不成,再说了这是那些画家托店里卖的,我也犯不上啊,两块五一副。”接着店员看向刘一民,打量道:“没看出来,您还是个作家。”

    于是刘一民又收了一副张大千的荷花图。

    带大家见识过琉璃厂后,老马带着大家来到了全聚德,教大家吃烤鸭。

    “我以前就在门口蹲着拉车,觉得全聚德的盘子一定是香的,后来有钱咱也来这吃了一次,发现跟卤煮摊上的碗没两样。对了,你们这几个,等有时间,你们可要吃一次卤煮,可千万不要吃洗的太干净的,这卤煮啊,就得吃骚的,越骚越有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盛世风云铁马劫 1980巴山猎耕记
相关推荐: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诱婚成瘾 1980巴山猎耕记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 偷我的外卖是吧?辣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