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战友,好好地活下去! (5/6)
李兰勇没敢轻易答应,生怕遇到骗子,要想合作得当面签合同。对于采访,李兰勇答应了。
于是,刘一民将地址给了《中青报》,又问了一下于佳佳的情况。于佳佳本来是临时调到南方分社,临时着、临时着就变成正式任命了。
12月底,随着《绣春刀》的上映,文研所1986年年度总结会议正式召开。
连着召开两次,各项流程已经非常熟练,刘一民也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将文研所去年的工作,尤其是新华社的合作项目。
“新华社对项目的评价是优秀,明年会继续跟我们合作,只不过具体的经费还没出来。穆青同志给的答复是,将会超过今年的六万块钱。”
刘一民说完,带头鼓起了掌。
夏言笑着说道:“今年以来,文研所在自筹经费方面进了一大步,不仅完成了科研目标,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华社的项目不说,《青年夜话》是文研所近年的神来之笔。中央首长曾经说,这是年轻人给年轻人办的广播电台。”
几个研究小组各自汇报了进展,不过各自汇报的时候都做着小心思,暗示经费紧张,明年需要多给他们拨带你经费。
今年预算相比去年还有增加,去年的结余和盈利加上部里的拨款,明年可用资金在三十万以上。新华社方面的经费过来之后,资金就更多了。
美影厂有新动作,那就是跟郑渊杰合作,对郑渊杰以前的童话作品进行制作。
夏言对美影厂推出的《葫芦兄弟》做了重点表彰:“咱们的动画片目前主要是满足国内,在满足国内的后再考虑走出去的事情。”
今年美影厂在探索制作体制改革,上下阻力较大,他们准备了一份专门的报告交给夏言。
改革内容基本上是去年刘一民提出的建议,团队承包制作,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利润团队拿大头;第二则是对这些团队放开计划,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美影厂每年能制作的动画片数量。
夏言也有这个想法,但并没有做决定,而是准备回去在文化部内部考讨论一下。
等会议结束,刘一民单独跟夏言谈论了一下新华社想跟文研所联培的事情。
“这事儿比较重要,得好好谈一谈,不仅涉及到文研所,还涉及到燕大。”
“所以事情慢慢来,等年后再着重谈。”
夏言没再继续而是谈起那份《关于美国的认知作战报告》:“这份报告不少首长都看了,你小子不声不响的放个雷,穆青正以此要经费呢!”
“哈哈哈,新华社自己钱紧,我理解。”刘一民笑道,知道穆青也不是做亏本买卖的主。
“你理解就行,我看你的那份报告上,只写了危害,但是没写措施。”
“措施得研究嘛!”
“你呀,行,今年文研所整体干的不错,几部电影都很出彩,《忠犬八公》已经在美国上映了,具体的票房数据还没有传过来。”
“过几天我要去美国一趟,正好可以看看!”
“你要去美国?干什么?”
“开公司那事儿,我去签个合同!”
“这样啊,那你到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