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刘一民电影年(求月票) (4/4)
样?咱们可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
“你放心,别的我不敢说,《绣春刀》绝对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武侠电影,服装、功夫、镜头美学都是一流。只不过票房,我倒是不敢瞎说。”李文化说到最后,语气弱了下来。
“没事,只要拍的好,我相信观众一定会用手投票。”
一行人在会议室聊了聊他们这次拍戏的感受,一个个兴奋地手舞足蹈。翟俊杰、李文化三人讲着乌兰布统草原的风光,李俊讲滇缅公路的艰险。
李俊在老址上捡到了炮弹壳,用铜壳做了个小工艺品,送给了刘一民。
“李导,行,在艰苦的环境里拍摄,还是这么用心。”刘一民将东西装进了包里。
翟俊杰看向李文化:“早知道,咱们在草原上,给一民同志也带点特产了。”
“没事,我不记仇!”刘一民调侃道。
“哈哈哈!”
会议室里热闹过后,刘一民看了看《绣春刀》:“后期调色了吧,几位导演?”
“是啊,为了营造那种氛围,我们稍微上了点药水,不过整体更改不大,你觉得不妥?”
“行,挺好,这样看起来夜色更加凌厉,刀光剑影,氛围感很足。”
“那就行,你刚才一问吓我一跳。”
《南侨赤子》还没好,不过刘佩然告诉他,这个过两天就能看。
“如果《南侨赤子》第一稿能过,就不需要延期,要是过不了,可能年前上映不了。”
刘一民不觉得时间有问题,主要是八一厂在急,想要12月推出两部热门电影,好好的庆祝一下。
中影的人也在等,时不时给八一厂打电话。
刘佩然将一份报纸递给了刘一民:“这是你走之后的大众电影杂志,瞧,上面将你今年的电影作品全部列了出来,连老外拍的《奴隶的救赎》也写了上去。
你看,这句结尾——大众电影称今年好片不断,全靠你的剧本,今年是刘一民电影年!”
“今年电影市场的火热从《霍元甲》开始,咱们就从《南侨赤子》结束。”李俊开玩笑道。
李文化说道:“头也是一民,尾也是一民,头尾都是一民,《大众电影》总结的不错,1986年是刘一民电影年!”
当然,刘佩然现在最期待的还是《忠犬八公》在欧美的成绩,马上就要上映了,国内外都在看着。
“刘厂,中影在海外宣传得怎么样?”
“丁达明说,他们是用力宣传了,在报纸和电视上反响都很好。《忠犬八公》因为你的原因,在欧美本身就有群众基础。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日本人好像在抗议?”
“他们抗议什么?”
“他们抗议说电影侮辱日本人,电影里不是将狗叫小八嘎吗?”
ps:三点左右还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