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新华社人才联培计划 (1/5)
认知战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美国人提出的,出现于90年代,当然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作为美国信息战的一部分。
之后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认知作战”这个名词快速传遍全球,大家回过头来发现,美国人对于认知战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靠着几十年的认知战,在全世界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个人、媒体、公共组织等紧密链接的信息网络。
通过高强度的信息传递,改变它国决策者和民众的认知,进而控制对方的行为,俗称海外养殖、思想殖民。
刘一民向穆青讲述了美国认知作战的厉害之处,通过各种手段将美国塑造成理想国,将自己对手塑造成“恶魔”,在内部培养亲美势力,在外部进行孤立攻击。
“不少作家参与的美国国际训练营就是认知战的一部分,之所以用‘战’这个词汇,是想说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刘一民说道。
穆青眉头紧皱,过往在媒体展现工作的经历不断地浮现在脑海里面。穆青16岁在晋省临汾参加八路,17岁就开始在文艺战线上展露头角。
先在延安经过过老人家关于《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45年后又跟着新华社先遣队奔赴祖国解放的战场,先到东北,之后又跟着四野南下,是报界的老人。
“一民,你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性怎么看?”穆青问道。
“这场战争,甚至比边境作战还严重。这是不断侵入肌体的毒素,当然随着人体的强大,会逐渐的将毒素排出去,但遗毒无穷,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解决。毒素入侵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毒素的数量,尽可能的不给毒素提供生存的土壤。”刘一民说道。
穆青认同刘一民的说法,尤其是‘毒素入侵不可避免’这句:“我在通讯社干了几十年,我是知道媒体力量的强大。媒体不起决定性力量,但经久的宣传影响着读者的脑袋和思想。我这段时间对国外的媒体也进行了了解,美国的媒体太发达,太强大。
美国的经济能够支撑起它们养如此庞大的媒体,我们国家要想在国外建设自己的通讯和新闻网络、发布渠道,需要漫长的投入。”
“所以,用有限的力量去做有限的事情,咱们先国内后国外。对于谎言,咱们媒体要拆穿,老人家说的那句话很对……”
刘一民没有说完,穆青就接道:“宣传的阵地咱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哈哈哈,对,我就是想说这句话。”
“老人家真是战略家啊,一切都看得那么明白。”穆青笑着说完,将目光放到刘一民的身上,目光上下打量,毫不掩饰内心的深处的赞扬。
“不愧是咱们豫省人,真中!”
“向您学习!”
“一民啊,你太谦虚了,你能从汝县走出来,不容易!好好干!”穆青勉励道。
两人一时聊的兴起,忘记了时间,等外面有人敲门喊他们开会,他们才反应过来。
穆青从沙发上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神色轻松地说道:“你们先等下,我们马上过去。”
等办公室门重新关上,穆青神色恢复了平静:“一民,这份报告你没给其他人看吧!”
“没有,全是我手写的,除了我没人见过。”
“看来你有数,等开完会我向首长专门汇报一下。”穆青放松了下来,目前学术界对外交流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