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东方的“诺亚方舟” (3/6)
>
“刘,都说美国人效率高,我看你们中国人效率才高。”
“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嘛。当然,乔治,你的得等等,你也知道一部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完不成。”刘一民说道。
乔治笑道:“我最近学了一个新词,叫做好饭不怕晚,我不怕晚!”
刘一民放下钢笔,说要带他们去个地方。刘一民开车将两人带到了八一厂,弗兰克现在没啥事儿,不用白不用,让他看看《忠犬八公》,顺便再跟黄祖默交流一下电影表现手法。
剪辑师杨森将剪好的部分先播放了一遍,弗兰克他们听不懂汉语,仅仅是欣赏电影的构图和情节表现。
播放完毕,弗兰克看了一眼焦晃:“刘,这位先生演的很不错。导演拍的手法还可以,当然要是美国的一些导演拍摄的话某些镜头会更夸张。”
“你觉得在美国票房怎么样?”
弗兰克思考了一下:“至少三千万以上的票房,这只是估计。刘,你知道,在美国这本很有名。环保团体到处巡演,他的影响力甚至跟你差不多,毕竟你宣传的环保、植树理念都在这里面体现。”
刘一民将话翻译给了黄祖默,黄祖默激动地像是屁股上安了一个弹簧,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弗兰克又说道:“如果是美国人演的话票房还会更高,中国人在好莱坞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负面的。刘,你很会选演员,这位先生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坚毅、善良。”
弗兰克说的是实情,刘一民拍了拍腿说道:“弗兰克,咱们一起努力,希望能够改变这不好的形象。”
“刘,咱们合作愉快。”
下午刘一民和乔治去燕大,弗兰克和黄祖默在八一厂做交流,刘佩然找了一个翻译陪同,还让不少导演参与其中。
刘佩然得知弗兰克对《忠犬八公》在美成绩的预测后,有一种天灵盖出窍的感觉,一时间拨云见日,如无数阳光沐浴己身:“啊!终于轮到我刘佩然了!”
课堂上,中文系的不少学生还在讨论欧洲政治自主性的问题,之后又讨论到美西方的两党制度。
这节课堂上人数尤其多,刘一民让乔治给他们讲美国两党是如何竞争的。
“美国的选举对于资金雄厚的政党有优势,美国总统的选举对于能言善辩者有优势。随着电视的兴起,大家甚至不太关注总统的选举政策,更关注他们的语言能力,甚至是举止相貌。”
一名经济系的学生想反驳,大骂扯淡,可是站起来的一瞬间想到这家伙就是美国人,只能悻悻坐下。
你一个外国人,总不能比美国人还了解美国吧!
以前有人反驳“刘一民去过美国吗?”现在不但去过,还找了个美国人来讲。
乔治甚至还讲了不少内幕,甚至是津津乐道的私生活:“里根,我们的总统,跟无数的明星有染。”
“哇!”几百号学生集体目瞪口呆,前排的几个人目光满是期待,想让乔治继续讲下去。
乔治嘿嘿一笑,讲完之后让学生提问。
“乔治先生,请问你对美国今年四月打击利比亚怎么看?”孔庆冬站起来问道。
刘一民冲孔庆冬点了点头,这小子这次还干了点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