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纸牌屋》或《刺杀肯尼迪》? (5/6)
>
“用不用我送你?”
“算了吧,你的大皇冠还是别大摇大摆的去人艺遛弯了。”
“行,那你路上慢点。”
吃完饭,刘一民准备去燕大书房电话响了。
“Hi,Liu,How are you?Guess who I am?”
(哈喽,刘,你好吗?猜猜我是谁?)
“ Iam fine,thankyou,aud you?”
(我很好,谢谢你,你呢?)
电话那头是美国导演弗兰克,他昨天抵达的燕京饭店,今天一大早就给刘一民打来了电话,随行的还有《巴黎评论》的编辑乔治。
“我上午有节课,怎么?我带你们去燕大转转?”刘一民问道。
“行。”弗兰克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去燕京饭店接上两人直接朝燕京大学开去,弗兰克看着这辆车说道:“刘,你需要的话,我送你一辆车。皇冠的动力太弱,当年到美国无人问津。”
“手续太麻烦吧。皇冠确实弱,不过比一代提高了,我们国家缺油,目前日本车比较省油。”
乔治感叹道:“日本车就是这样冲击了美国市场。”
“所以你们不遗余力的绞杀日本车,还按着日本人的脑袋签了‘广场协定’。”刘一民看了一眼乔治。
乔治摊了摊手:“在这方面,美国政府是不太光明,但没办法,汽车业关系到美国太多人的就业了。至于说按着日本人的脑袋?实际上不少日本人挺乐意的。
日本人习惯在美国人面前鞠躬,他们推动的态度很积极。”
《广场协定》签订时,日本国内有不少大人物支持,认为这对日本有好处。
也不想想,有好处的事儿能轮到当狗的吗?
“只要俯首帖耳,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刘一民讥讽道。
“不过听说当时日本国内民众也没多少人反对。”弗兰克说道。
“日本这个国家,民众对于政治是很麻木的。可以说日本只有精英历史,没有人民历史。从漫长的历史看,弥生时代到幕府时代,贵族、武士才是历史的一部分,普通民众就不算人。
日本虽然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实际上两种文明在本质上有不同。中国古代看似是封建王朝,但阶级流动性很强,贫民也能登上历史舞台。
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民智开启,但进入二战,民众又成了耗材。所以普通民众对于政治并不多关心,习惯于听从上面输入的观念。”刘一民说道。
说到这儿,刘一民感叹道:“这代的日本人从小被输入了美国是爹的观念,不得不佩服你们美国的一点是,你们远程养狗的技术很发达。”
乔治和弗兰克对视一眼,不太明白刘一民到底是夸还是讥讽。
乔治佩服地说道:“刘,你不仅对日本了解,还对西方了解,我看你可以写一本世界历史著作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