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来自西太平洋的刘飓风 (3/5)
导演中,算得上是个老资格。
“刘一民同志,咱们没有合作过,这是第一次合作,你就看我老严的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严寄州掷地有声地说道。
刘一民起身握住严寄州的手:“严导,这是剧本,一切都拜托您了。”
这段时间,严寄州已经将邓老研究了个遍,《邓稼先》这部文学著作看了不下五遍,个人心得记了半本笔记本。
严寄州看剧本的功夫,他将自己写的心得交由刘一民翻阅。
刘一民认真地看了一遍,不由得感叹严寄州准备之充分。上面先是对邓老这个人进行了分析,精确到喜欢吃的食物和每天必做的事项。
邓老出国留过学,但跟那些归国以后仍然保持着西式习惯的科学家不同,他并不喜欢吃西餐喝牛奶。
邓老喜欢喝五粮液和茅台,但也不多喝,每次二两左右:喜欢抽的烟是中华,爱听京剧,会品尝各地的特色小吃。
刘一民去过科学家的家属院,里面归国的基本上还都很洋派。
老首长说的不错,跟大部分的归国科学家相比,还真是个农民科学家。
最后几页是关于邓老的妻子徐鹿西教授和儿子邓志平的资料。
刘一民低语道:“严导真是用心良苦,就这个功夫,肯定能拍出好电影。”
刘佩然听到刘一民夸赞,自豪一笑。等严寄州将剧本看完,严寄州叙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民同志,我的想法是,拍摄中不刻意拔高,要用平实的拍摄手法。”
“邓老已经很高了,不需要拔高,平实的视角不错。”
跟严寄州聊了一个小时,刘一民想走,刘佩然又拉住了他,要刘一民陪着去总政部审剧本。
“这剧本总政部肯定要看的,催了好几次,一民同志你跟我们一起吧!”
“好。”
刘一民和严寄州坐上刘佩然的吉普车来到了总政,路上刘佩然询问了一下《忠犬八公》的拍摄进展。
“马上九月了,我估计要要拍完了。”刘一民说道。
刘佩然琢磨了一下,觉得根据剧情长短来讲,这时候肯定已经接近完工状态。
“一民,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刘一民安慰道:“不会,我跟汪厂去塞罕坝看了,拍摄很顺利,演员你也见了,是个特别好的演员。”
“焦晃同志我见了,是个好演员。这个演员适合演帝王,气场很强。以后要是有什么帝王戏,肯定找他。”刘佩然说道。
下了车,刘佩然深呼吸了几口气,调整好情绪才快步走进总政部大楼。
“刘厂,你至于吗?”
“一民,你不懂,凡是片子涉及到总政部审查,我们都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是要出问题的。当然你剧本写的没问题,要不然张同志也不会指名道姓的用你写的,但谨慎点总没错。”刘佩然拉住刘一民的胳膊。
旁边的严寄州也深有同感,甚至他比刘佩然更紧张。
到了总政部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