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刘一民+钱老=《青年夜话》大火 (3/4)
r />
“别说话,认真听!”
青年人的导师刘一民和几代人的导师钱学森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青年夜话》的访谈内容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不仅是学生,D政军民学、社会青年以及中老年人都在收听,一些工厂的喇叭里面也传出了广播的内容。
当听到中国人总是喜欢反思,总是将自己跟全世界国家、人种的优点做对比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内容刘一民跟文研所培训的学生讲过,传播的范围有限,刘一民通过《青年夜话》将这个观点传达给了全国的年轻人以及全国听众。
第二天许多报纸,也对《青年夜话》的内容进行了报道。
杨伟光看到数据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四五百万的合格线还是太低了,收听人次远远超过了一亿次,比刘一民当时做访谈时的收听人数都高。
杨伟光激动地给刘一民打电话报喜:“还有好几个电台,说是要转播咱们的内容,一民同志,咱们这是开门红,开门大红啊!”
也有人感叹刘一民这节目资源实在是太好了,第一次就请到了钱老,这资源就是给狗,狗都能拉来几百万听众。
对于杨伟光的狂喜,刘一民笑着说道:“咱们要的不是开门红,而是次次红。”
文研所终于开始有了盈利相对稳定的项目了,后期像吴组缃、王瑶之类的老教授,刘一民都准备让他们去讲讲。
就算是讲古代文学,也是提升文化自信。
之后再经常性的邀请一些嘉宾做访谈,节目再针对听众的来信,回答一些问题,整体栏目的内容构成就充实起来了。
刘一民走进文研所,办公室里众人在闫真的带领下,同时站起来冲刘一民鼓掌。
“恭喜所长。”
“坐,大家都坐,这是咱们文研所的胜利。”
戴建业笑道:“我们住在燕大的宿舍,晚上听到好几个宿舍的学生都在听,甚至有人将收音机放在楼道里面,让大家一起听。”
“刘所长,我们能不能上这个栏目?”易众天开玩笑道。
“可以啊,但是说话必须得深思熟虑,别讲一些不讲逻辑和历史的话。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未来说不定大家都有做节目的时候,我希望牢记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用奇怪的观点来哗众取宠。”
刘一民讲话完毕,夏言也打来电话恭喜栏目成功:“今天中顾W几个老同志都给我打了电话,说咱们节目做的不错,能使青年人做教育。”
“我们是跟青年人做朋友。”刘一民笑道。
“不管怎么着,成功了就是成功了。你至少让我松了一口气,没闹出大乱子,没搞成笑料。”夏言高兴地说道。
挂断电话,中文系又有几个教授过来恭喜他,严家炎笑着说道:“五四文学社的几个学生,看到广播影响这么大,还想办广播嘞。《未名湖》杂志办了这么久,还没有一次广播影响力大。”
“有时间也邀请您当嘉宾,您可别拒绝。”刘一民说道。
“我?”严家炎笑道:“只要你不怕收听率下降。”
文研所内外,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