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文研所规模逐渐扩大 (4/5)
p; “你们之间都互相认识了吧?”刘一民看向几人。
戴建业龇着牙笑道:“认识了,第一天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你叫什么名字?”
“所长,我叫戴建业!”
“各自报一下名字,研究方向和所教课程就不用说了,你们的资料上都有。”刘一民说道。
所有人依次报了一下名字,刘一民认认真真地观察着这群年轻的教师。
易众天介绍完毕后,刘一民冲着他说道:“你小子看起来就有点刺头啊。”
易众天屁股刚挨上半个凳子,立马站了起来:“刘所长,人不可貌相啊,我来这儿一定努力学习知识,认真做文化研究,回到华中,也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看易众天闹了个红脸,其余人再次笑了起来。
刘一民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同志们,我平常工作比较忙,大家有什么问题,今天一并问了。”
“刘所长,咱们文研所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其实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老师培训计划?”戴建业举手问道。
“说的很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学领域的年轻教师,作为国内文学教育领域的后备军。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发展。
你们大多都是研究传统文学的,文研所就是研究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发展中华文化的研究机构。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中国学者。
我带着你们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你们回到各自学校,再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
刘一民认认真真地跟他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其中还提到了刘一民在海外的经历,金钱腐蚀、中情局基金操纵等现象。
“刘所长,这两年我也发现,外国有许多不错的东西,是值得咱们学习的。”易众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是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但咱们不应该妄自菲薄的去学习。自民国以来,我国的进步学者都在跟西方对比,向西方学习。但对比的时候,我认为也走入了误区。
文人对比的时候,总是习惯将中国跟整个西方对比。跟英国人比所谓的绅士、跟法国人比浪漫、跟德国人比严谨、跟美国人比工业,搞得我们好像浑身上下都是毛病,像是久病缠身的老人。”
刘一民的话让在座的人开始思考了起来,想到最后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会儿事儿。
这里面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研究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纸、杂志,里面就是这样的对比法。
到21世纪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意林体、公知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养成了自卑的心态。
“刘老师的话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戴建业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没了那种嘻嘻哈哈。
海子则疑惑,为什么把他给喊来,他是教哲学的,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我们文研所也不只是中文系嘛,我们研究的是整个社科。况且,你的诗歌很有名嘛!”
海子跟其余人相比穿的比较潦草,头发很长,胡子拉碴的,一看就是精神极其丰富的家伙。
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