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多部门联手防范NGO (4/5)
!”
“目前教育界和文化界对外合作较多,但除了五十年代接到兄弟国家高校建设资金外,目前美西方基金会资助倒是罕见,你这件事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美国其实在很多国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有些基金会的出发点可能本来就是好的,有着非官方背景。可惜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政府、中情局等悄悄的将手伸了进去,就成了中情局和美国政府的白手套了。
这种情况下,让人是防不胜防!”
“很多吗?”
“咱们不懂基金会,但咱们还不懂美国人吗?时代变了,手段变了,美国人没有变。”刘一民微笑道。
“看来咱们得深入摸排一下了。”
刘一民说道:“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这几个民间基金会,据我所知,目前已经被收买,其余的还需要调查。”
“美国佬的手段也更新了!”
下午,刘一民来到文化部,先到夏言的办公室等待,等时间差不多了,两人一起走了进去。
里面坐的人不多,但都是关键部门的人,除了文化部部委的人,下属的作协和文联都来人了,教育部门则单独坐了一排。
《文艺报》的唐木主持会议,等人都到齐后说道:“同志们,这是一场保密会议,会议的内容不得向旁人透露。会议讨论的内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现在由作协书记张广年同志介绍一下情况。”
张广年将整理的资料还有刘一民的送上来的情况总结讲了一遍,讲完后将目光放到了夏言身上。
“同志们,情况都知道了,也不说形势很严峻的话,苗头要掐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跟美西方交流了几年了,很多同志就放下了戒备,大喊着好朋友。搞文化的要有政治意识,搞教育的更要有。
要是刘一民同志不讲,咱们还不知道呢。除了接触过他,有没有接触过其他人呢?可能有吧,但为什么没人上报呢?可能是觉得不是大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古人的警示总是有人选择遗忘。”
夏言讲完,各个部门的人开始各抒起见,更多的人则没有轻易发表见解。
过了约半个小时,会议室内的气氛热烈了起来,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者甚多。
一条条对策,肯定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有人提出限制交流,其他人立马回复是开历史的倒车。
夏言没有让刘一民先发言,而是先听。招待人员的茶水倒了一壶又一壶,刘一民中间去了两趟厕所。
夏言、张广年等人年纪大了,硬是坐在座位上陪着大家。
见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夏言才让刘一民发言。
“同志们,文化不交流、教育不交流确实不行,尤其是教育,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要学习就得派留学生,派教授交流。
我们培养的留学生有的回来,有的不回来,我们不能先假设对方不回来,限制交流不行。
外松内紧,我们内部对国际项目进行摸排,对高校的合作进行审查。各种基金会要不了多久就会打着学术的名义跟各个高校合作,我们要审查背景,带着目的的钱不管多少咱们都不能要。
下面各个高校经费不同,很难严格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